正文 關於小說文學中的女性的堅韌與溫情探析(1 / 2)

關於小說文學中的女性的堅韌與溫情探析

文學評論

作者:趙豔豔

摘 要:古往今來,女性就以其種種美好的品質溫暖著男性,溫暖著社會。冰心老先生就曾經說過:“世界上少了女人,就少了百分之五十的真,百分之六十的善,百分之七十的美。”不管是活動動人、明媚陽光的少女,還是溫柔敦厚、勤勞能幹的主婦,女性都給世界增添了獨特的美麗。在女性的種種美好品質中,溫情與堅韌是最能打動人的,最值得歌頌讚揚的。

關鍵詞:小說文學;女性;堅韌溫情

作者簡介:趙豔豔(1979-),女,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人,蒙古族,碩士,赤峰學院文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寫作學和網絡文學。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20-0-01

不管是活動動人、明媚陽光的少女,還是溫柔敦厚、勤勞能幹的主婦,溫柔哺育的母親,她們都給了我們生命、愛情和溫暖,現實條件越是艱苦,越是殘酷,世界就越需要女性,需要她們以堅韌的毅力來支撐起平凡的生活,需要她們以溫暖的柔情來滋潤幹枯的心靈。因此,在很多反映苦難生活的小說中,女性都是其中最為閃亮的一筆,她們以堅毅的品格、堅忍的耐力,支撐了困難的家庭,撫慰著男人疲憊的心靈,共同度過那段因貧窮而無奈,因壓迫而備受煎熬的歲月。

(一)女性的堅韌

女性是柔弱的,她們抵擋不住暴力的侵襲。但是女性又是堅強的,她們像雜草一樣的適應各種艱苦的生活環境,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生活的重擔。在死亡的威脅下,她們依然堅強堅韌地活著,表現出比男性更為強大的承受力。《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一文中,作者就敏銳地觀察到,在1960年的勞改中死亡的,多半是男人,而不是女人。《肖爾布拉克》一文中,有兩個河南姑娘去新疆找工作,因為各種原因,最終選擇了像男人一樣幹體力活。在很多年後,主人公再見到她們之中的一個時,發現她比過去胖多了,肯定是結了婚,還有了娃娃,幹活時動作麻利,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摸不透出能主事的潑辣勁兒。而曾經是上海資本家的小姐的上海知青,懷著改造自己、建設祖國的美好願望來到了新疆,在被造反派頭頭欺負的情況下,懷孕有了孩子,但她並沒有悲觀絕望,而是毅然決然地堅持要把孩子給生下來,撫養長大,在她的眼裏,已經沒有更困難的事情了。

《蝴蝶》中的秋文,本來說上海醫科大學的畢業生,因為受到前夫的牽連,被派往偏遠的山村接受勞動改造。她一個獨身女性,還帶著女兒,本來應該是與落後的農村是格格不入的,但是她卻以難以想象的速度融入了山村的生活和人際關係之中。她不但和男女老少都能說得來,而且還和農民一樣吸煙喝酒,和男男女女一起交往,卻沒有人在背後說三道四。她以女性的堅韌,適應了這篇完全陌生的土地,但是又保持著自己的個性,堅持著思想上的清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