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宋一廛賦注》提要
文學評論
作者:王奧博
摘 要:《百宋一廛賦注》是中國藏書史、版本學、目錄學方麵的名著,然而目前對這本書的重視度不高,研究的人也很少,現對其進行簡要介紹,以便讀者了解其功用和價值。
關鍵詞:百宋一廛賦注;黃丕烈;版本;目錄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20-0-01
《百宋一廛賦注》是由顧廣圻撰寫賦,黃丕烈作注。邵懿辰所著的《增訂四庫簡明目錄標注》中對《百宋一廛賦注》記載是:“清顧廣圻撰賦,黃丕烈注,黃氏有宋板書百種,因顏其室雲。黃氏刊本。”清代莫友芝撰傅增湘訂補的《藏園訂補呂亭知見傳本書目》中對這部書的記載是:“《百宋一廛賦注》一卷,國朝顧廣圻撰賦,黃丕烈注之,述丕烈家所收宋本。○黃氏刻本。○又見《思適齋集》”。在古籍特藏部的這部《百宋一廛賦注》共一卷,是嘉慶乙醜秋九月吳郡黃氏士禮居刊行,在這部書的最後麵刊刻著“嘉慶乙醜蕘翁手寫刊行”,全書是由夏天培刊刻。在書中第一頁中寫著這部書是清.元和顧廣圻撰,吳縣黃丕烈注,在第一頁右下角蓋有紅色印章,印章是吉林徐氏補拙庵藏。全書的賦是二千六百四十字,注是一萬三千二百五十字,全書共二十二頁。其版式是左右雙邊,每半頁九行,每行大字十八字,小字雙行,每行二十八字左右。
黃丕烈(1763-1825),清藏書家、目錄學家、校勘家。字紹武,號蕘圃,又號複翁、江蘇吳縣人。他是乾隆五十三年(1788)舉人,官分部主事,後因有懷才不遇之感而辭官歸隱,從而專注於收藏、校讎和著述之事。勤於校勘,黃丕烈所藏的書大多數都是古今善本、秘本、珍本,內容極為豐富。因為他喜愛宋版書成癖而自號為“佞宋主人”,如在《百宋一廛賦注》中,黃丕烈對“佞宋主人”的解釋是“‘佞宋’出《述古堂書目.序》,予恒引為竊比,故居士設此名也”。黃丕烈個人藏宋版書達百餘種,專辟一室命名為“百宋一廛”而專藏宋版書。自作有《百宋一廛書錄》一卷。如他自己在此書開端寫:“予以嘉慶壬戌遷居縣橋,構專室,貯所有宋槧本書,名之曰百宋一廛,請居士撰此賦,既成,輒為之下注。多陳宋槧之源流,遂略鴻文之詁訓,博雅君子,幸無譏焉。”從這可以看出是元和顧廣圻為其作《百宋一廛賦》,而他自作注釋,從而說明這些藏書的版刻源流和收藏傳授情況。顧廣圻(1766-1835),清校勘學家、藏書家、目錄學家。字千裏,號澗蘋、別號思適居士。江蘇元和人,嘉慶諸生,精於校勘。顧廣圻著有《思適齋文集》十八卷,又摘先儒語錄為《遯翁苦口》一卷,《清史列傳》傳於世。黃丕烈在《百宋一廛賦注》的注當中也介紹顧廣圻是“居士姓顧名廣圻,元和縣學生,喜校書,皆有依據,絕無鑿空。其持論謂凡天下書皆當以不校校之,深有取於邢子才‘日思誤書更是一適’語,以之自號雲”。
《百宋一廛賦注》與藏書、版本、目錄等方麵的知識都密切相關。它以問答的形式開端,開始說佞宋主人喜愛宋版書,“排比百種,標榜一廛”。其後有暝行闌子批評佞宋主人“峻立畦畛,強分堂室,貴遠而賤近”,緊隨其後寫“主人造然未有以雲也。時則思適居士存焉”。後麵就是思適居士駁斥暝行闌子的一番大論也就是本書的賦。本書著述的主要內容分為賦和注兩部分:顧廣圻所著的賦主要是描述黃丕烈的“百宋一廛”室內所藏得宋版書,另外也對書籍的版本做了簡要的評價並且介紹了與書籍有關的其他信息情況;而黃丕烈的注的內容附在賦的各段相關文字之下,主要是對賦的注釋,也是對每部書的體例加以說明:指明為何本何書,然後記每半頁幾行,大字多少,小字多少,卷書是否缺失,文字內容準確與否,版刻是否精良,授受源流如何。如書中對《儀禮》一書的記載是:“姬公《禮經》,六籍冠冕。高密家法,傳注之選。厄繇難讀,文褫句揃。不睹嚴州,絕學曷顯?忠甫所載則符節必合。開成所勒則矩薙未偭。嚴州本《儀禮》鄭注十七卷,每半葉十四行,每行大廿五字,小卅字不等,居士嚐跋其後雲‘張忠甫校《儀禮》,有監、巾箱、杭、嚴凡四本,今所存《識誤》稱嚴本者十許條,以此驗之,無一不合,其為嚴本決然矣’雲雲。亭林顧氏言:‘三十經中《儀禮》脫誤尤多’又言:‘《鄉射》脫士鹿中雲雲七字……以為此秦火之未亡而亡於監刻,今考嚴本則知條固儼然具存也。’其餘補正注文者尤不可枚舉,居士嚐采入所撰《思適齋筆記》,後經、史、子三部古書亦多有所采也。”顧廣圻在賦中認為周公的《禮經》以嚴州本為最善,他認為如果不讀嚴州本,就彰顯不出《禮經》的精髓。黃丕烈就在注裏麵著述了鄭玄所注的嚴州本《儀禮》,對這部書的卷數、體例進行說明。另外,黃丕烈還引用了明末清初的大學者顧炎武對《儀禮》的評價,兩相對比,突出嚴州本的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