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語音學角度分析英語幽默中的歧義現象(1 / 2)

從語音學角度分析英語幽默中的歧義現象

語言研究

作者:林海燕

摘 要:歧義是語言中很常見的現象,歧義在日常生活中並不總是發揮負麵作用,在很多語言環境中,歧義是幽默一個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技巧。本文從同音異義、重音、連誦、語調、停頓和音渡六個方麵著重研究語音層麵的幽默現象。

關鍵詞:幽默;語音學;語音歧義;英語

[中圖分類號]:H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20--01

一、引言

歧義在任何語言當中都是普遍存在的現象。當一個詞、一個短語甚至一個句子具有兩個以上含義時,歧義就發生了。歧義可以表達為:同一個句子或句子的一部分能夠表達多個含義。邱述德把歧義分為五類:語音、詞彙、語法、語義和語用。本文將著重討論語音層麵的歧義現象。

二、語音歧義隻有在口頭語種,才會產生語音歧義,通常由同音異義、重音、語調、連誦、停頓以及音渡引起。

1.同音異義引起歧義

同音異義會導致歧義,尤其在口頭語中,但也是能夠產生幽默的一個原因。英語中存在大量的同音異義的詞彙,如cite、sight、site,等,這為同音異義歧義現象提供了很多材料。同音異義可以分為完全同音異義、部分同音異義以及錯誤同音異義。

(1)完全同音異義

完全同音異義指兩個詞的發音和拚寫完全相同,但含義不同,也就是常說的一詞多義。

如句子中的“ill”:The boss came into the office,looking ill.這個句子中的“ill”有兩個解釋,一個就是“生病”,一個是“麵色不善”。所以這句話就發生歧義了:老板是身體有恙還是麵色不善呢?

(2)部分同音異義

部分同音異義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發音相同,但拚寫和含義不同。如下麵這個對話:

a:Let’s have dinner at that new mexican food please.

b:no, I would rather not. It’s too cold in there.

a:How do you know that? You have never been there.

b:Well, a friend of mine eats lunch there a lot, and he told me that every time he goes there, he gets chili.

這是朋友之間討論去餐館吃飯的一段對話,因為認為朋友一到那個餐館肯定“感冒”,所以他拒絕去那家餐館。但事實上此處的“chili”就是“chilly(辣椒)”,朋友每次去都會點“辣椒”而不是都“感冒”。

(3)錯誤同音異義

錯誤同音異義指發音相似但拚寫和含義均不同的詞。例如:

a:You know, my daughter has married an Irishman.

b:Oh, really?

a:No,o’reilly.

此例中兩人討論女兒的婚姻情況,a說他女兒嫁給了一個愛爾蘭人。b表示驚訝,反問一句“哦,是真的嗎?”這句中“really”被誤解為新郎官的名字,a就糾正為“o’rei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