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中國網絡熱詞的英譯(1 / 2)

淺析中國網絡熱詞的英譯

語言研究

作者:田丹丹

摘 要:近年來,隨著網絡在中國的繁榮發展,大量的網絡熱詞湧現出來並且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而網絡熱詞作為一種嶄新的語言方式和文化景觀,已越來越多地引起語言學界的關注。要形神兼備地翻譯網絡熱詞,就要把握網絡熱詞的特定意義和超越語義之外的文化內涵。本文從研究網絡熱詞的來源和特點出發,探討了網絡熱詞的英譯原則和方法並據此提出四種翻譯此類詞彙的方法,即直譯法、意譯法、音譯法和創譯法。

關鍵詞:網絡熱詞;音譯法;創譯法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20--01

一、網絡熱詞的起源

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的發展以及全球一體化趨勢不斷的升溫,新的事物則隨之產生,緊接著大量的新詞彙也產生了。而網絡熱詞更是在網絡上廣為流傳,受到廣大網民青睞。它不僅在日常交際中被廣泛使用,而且不斷湧現出更多的新詞、熱詞。同時,網絡熱詞層出不窮的現象也是對英文譯者的新挑戰。

二、網絡熱詞的特點

1.時效性;像許多其他流行的東西一樣,大部分的網絡熱詞是在一定時間內頻繁使用。網絡熱詞作為特定時間段內的產物,集中反映了大眾心理和當時社會發展的寫照。如:“不作不死”、“且行且珍惜”、“小蘋果”、“炸雞和啤酒”。

2.創新性;網絡熱詞是在剛開始流行的時候,能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一個詞或短語即使是人們所熟悉的,但其原始意義或性質發生了變化,衍生成為另一個是新詞,其中包括縮略詞,外來詞,方言,諧音字,新造的詞等。而這些詞彙反映了現代人追求創新的精神。如:“高大上”、“打醬油”、“有木有”、“4B青年”、“逆襲”。

3.文化性;網絡熱詞折射出人文社會的各個方麵的變化,如:“甄嬛體”、“包大人很忙”、“打老虎”、“元芳,你怎麼看”,這些詞彙都是將具有中國特色的人和物糅合在一起,形成別具一格的網絡詞彙。

4.娛樂性;網絡熱詞中不乏幽默風趣,讓網民在日常緊張的工作中緩解壓力,放鬆心情。如:“腫麼了”、“神馬都是浮雲”、“基友”、“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都驚呆了”等。

三、網絡熱詞的翻譯方法

1.直譯法;直譯法有利於能傳達原文意義,體現原文風格。如果某些網絡熱詞正好與英語中的一些詞有相同的含義,則可直接用原有的這些英語詞翻譯。如,團購—group purchase. 人生就像茶幾,上麵擺滿杯具。—Life is like a tea table with bitter cups placed all over it.哥抽的不是煙,是寂寞。—What I am smoking is not a cigarette, but loneliness. 低碳哥—Brother Low Carbon ( a young man with no house, no car, and no girlfriend). 蝸居族—Shell Dweller (Those who cannot afford to buy a house or who strive hard to buy a house on heavy Mortg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