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節(1 / 2)

老漢見那當官的老爺說話和婉,兵們也不是非常凶惡,才稍稍緩解了一些恐懼,結結巴巴說出一通話。大家努力分析過這一串子的前言不搭後語之後才明白,原來這是一戶從城郊家中跑出來避禍的窮苦牧民,途中見到這間破屋無人,便準備在此暫過一宿,避避夜寒????起先時遠遠聽見有一夥人騎著大馬呼嘯而來,被嚇得連忙攜起家小逃進附近的疏林中躲避,直到夜深時刻,伏在荒野雪地裏實在耐不過寒冷,又久聽不聞動靜,這老漢才乍起膽子冒險出來打探,卻不想讓正在屋外踱步取暖的韓可孤遇了個正著,頓時被嚇得三魂失去了其二????老漢一邊說,一邊抖索著不住作揖求饒。韓可孤見此情此景,百姓們居然對官軍害怕成了這個樣子,平時被欺負到什麼地步就可想而知了。心下不覺黯然,揮手讓老農自去,突然看那條佝僂的背影單薄可憐,又使人將他喚了回來,讓蕭驢子從隨身攜帶的包裹裏取出一件厚實些的常服送給他。

雖然有驚無險,但著實把隨行的書吏嚇出一身冷汗,再沒了絲亳睡意。臨行前,李新把大人在途中的行止安全千叮嚀萬囑咐托付給了他,如今因為自己一時貪睡,渾忘了宿前查驗四周和設崗值勤,以致出了這檔亂子,讓他如何不誠惶誠恐。連忙上來向韓可孤道罪慰問:“小人該死!讓大人受驚了!讓大人受驚了!”

才剛離開沒幾步,正往身上裹那件大官相贈的夾襖的老牧人聽得清楚,忙停住腳步回頭問道:“韓大人?大老爺莫不是從北安州來的韓大人?”聲音中雖然仍帶著顫音,但比剛才好許多,明顯有幾絲激動的成份在裏麵。

書吏發覺自己失言,無意之間在生人麵前暴露了大人的身份。連忙大聲吼斥道:“快去!快走!”

韓可孤止住書吏,向前走幾步,笑著點點頭對老人說:“我便是從北安州來的韓可孤。”

老牧人複又回頭,急急忙忙趴到地上磕頭,說:“到處都說韓大人是神仙下凡,今天該著小老兒有眼福,能親眼見到一麵尊顏????”

蕭驢子知道老爺平生不喜受人跪拜,也不用吩咐便走上前把老人攙扶起來。韓可孤聽了老漢嘮叨,詫異地問:“老人家,怎麼會有人處處說我韓可孤呢?”

書吏接口笑道:“不僅是民間口口傳頌,還編成了小曲兒到處說唱呢!”

韓可孤聽了更加吃驚,一問之下才知道,在民間裏居然有人把自己的事跡收集起來,編成一部傳奇,譜上曲子到處誦唱。在這一帶的‘爬山調’ 簡單而不呆板,鏗鏘頓挫,節奏自由多變,音調高亢挺拔,很是耐聽,最受普通民眾喜歡,大人小孩都能哼唱幾句兒,所以韓可孤是獬豸轉世,神佑不死,愛民如子,舍家抗金的種種事跡便以最快的速度廣泛傳播了開來。

兵士們慫恿著老漢扭扭捏捏學唱了一段,雖說嗓音粗糲,詞句俚俗,卻也概括殆盡,雖然其中含著不少神話色彩,但也臧否公允。韓可孤想起在利民縣時時任平洲府同事李民使用的愚民之策竟不知不覺在這裏施展開了,真是讓人欲笑欲哭,一時間甜酸苦辣,齊兜上心頭。向著老人家長揖及地,韓可孤哽咽說道:“真是公道自在人心!隻可歎我韓可孤德能淺薄,辜負父老們的殷殷期望了!”覺得胸中堵塞,剛才靜夜獨思中瞬間出現的一些委屈苦惱皆都拋付到腦後。人生一世,為官一方,能得百姓們如此口碑,與名留青史又有何異?得此殊榮,夫複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