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哦,歡樂的精靈!你似乎從不是飛禽,從天堂或天堂的鄰近,以酣暢淋漓的樂音,不事雕琢的藝術,傾吐你的衷心。”
清晨,當人們迎著初升的朝陽開始一天的忙碌,當朝陽刺破地平線展露出煦暖的笑容,這個時候,總會有一個人在這裏朗誦著同一首詩。
一個母親帶著自己的6歲女兒從這個人身邊經過,女兒問道:“媽媽,這個叔叔在朗誦什麼啊?”
母親仔細聆聽了一會,撫摸著女兒的頭發,“菲菲,這個叔叔在朗誦一首詩,一首叫做《致雲雀》的詩。”
“那這首詩是誰寫的?”
“是一個叫做雪萊的外國人寫的。”
每天,所有經過這裏的人,都會像這對母女一樣聽到這個人在這裏充滿感情地朗誦著《致雲雀》,久而久之,大家便稱他為“朗誦的人”。
終於有一天,一個大學生走到“朗誦的人”身前打斷了他:“您好,請問您為什麼要天天在這裏朗誦雪萊的詩?”
“朗誦的人”停止了朗誦,轉過身看著大學生,微微地笑了,“你喜歡詩歌中的押韻嗎?”
大學生點了點頭,表情略帶驚恐地離開了,他覺得這個人是不是腦子有點問題。
又過了幾天,一個外國遊客走到“朗誦的人”身前,用還算流利的漢語問道:“先生,你很喜歡詩歌嗎?”
“朗誦的人”停止了朗誦,轉過身看著外國遊客,微微地笑了,“你喜歡數學嗎?”
外國人搖了搖頭,“不,我一點都不喜歡,但我很喜歡詩歌。”
“朗誦的人”沒有理睬外國遊客,又微笑了一下,繼續他的朗誦。外國遊客攤攤手,做了個滑稽的表情,離開了。
這一切,被每天清晨在這裏鍛煉的王同林一一看在眼裏。
沒過多久,自詡能力出眾,學識過人的王同林投資生意失敗了,他負債累累,準備輕生了。
臨走前,他來到“朗誦的人”的身前,問道:“我喜歡押韻的詩歌,我也喜歡數學,我喜歡很多東西,我更熱愛生活。我現在隻想問問您,為什麼您喜歡雪萊的詩。”
“朗誦的人”沒有回答他,而是掏出來一張紙條遞給了王同林,上麵有一行字:“877元特價1080P高清平板,符合國標1335認證,電話尾號1657的張先生收貨,附贈《以撒的誕生》,後麵的事情請自行處理。”
王同林讀了兩遍,搞不清楚上麵的意思,問道:“這是什麼?”
“朗誦的人”又露出了淺淺的微笑:“你回去好好想想這上麵寫的到底是什麼,明天這個時候,你再來找我。”
第二天,王同林按時到了,“朗誦的人”給了他一個老式的金屬密碼箱,上麵有一個數字鎖。“這個箱子的密碼有12位,如果你知道怎麼打開,那麼裏麵的東西就都是你的了。”
王同林拿出昨天的那張紙條,略微思索了一會,開始撥動密碼,最後數字定格在“2589 3263 4140”,密碼箱發出了清脆的“哢噠”聲。
“好了,能告訴我你是怎麼知道答案的嗎?”“朗誦的人”依然微笑著。
“倍爾數,一般可以揭示詩歌的個押韻方式,您一直在朗誦雪萊的詩,並且問過關於是否喜歡數學的問題,這是個很明顯的提示。而《聖經》中以撒的誕生,大概是公元前2066年,結合紙上的其他數字,就是877、1080、1335、1657、2066,這是倍爾數的第八行,後麵三個數分別是2589、3263、4140,所以這就是正確的密碼。”
“朗誦的人”讚許地點了點頭,“很好,現在箱子裏的東西都是你的了。”
王同林打開了箱子......
幾年之後,王同林終於擺脫了債務,小有所成,但是除了“朗誦的人”和他自己,再也沒有人知道箱子裏到底是什麼。
生活就是如此,每個困境就是一道謎題,解謎的過程可能隻有短短幾分鍾,但是得到答案,卻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