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孔”前的“家教文化博物館”(1 / 2)

“三孔”前的“家教文化博物館”

旅遊

作者:北寒

入住夫子賓舍,也算是機緣巧合。在一個秋日的夜晚,突發奇想,打算去三孔拍秋色。時間定為2天,夜宿一晚,形式當然是自助遊,跟團不是我的風格,也不適宜拍攝。想法確定後,打開電腦登錄酒店預訂網站,漫無目的地查找曲阜城內幹淨利落、安靜祥和,距離景區近的一些酒店。突然,我的目光鎖定在一處“私家別墅”上。夫子賓舍,它立刻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因為我曾在其他地方,住過這家酒店,給我的感覺一直不錯。

“曲阜夫子賓舍家教文化精品酒店,是一家專注於傳統家教文化體驗的酒店。沿博文街前行,至孔廟前門之懷,萬仞宮牆之下,發現金水盈門,宮柳如屏,黛瓦粉壁,樓闕比連之處,就到達了夫子賓舍的所在。但見一府三院十六堂,集曆史名門望族,一派榮貴氣象,院內小橋曲水,獨門獨院相鄰,古香古色相映。走進院內穿越文化曆史,探尋望族名門,體驗家教真笈。”看著網絡上的谘文介紹,我毫不猶豫地預定了這家酒店。

穿越古今,邁進“詩書禮樂”的殿堂

收拾好行囊,我驅車來到曲阜。從濟南到曲阜不到200公裏的路程,在高速的協助下用時2個小時左右。下高速後,GPS提示我沿著靜軒路直行,及近博文路轉彎至終點就到了夫子賓舍酒店。入院後,我發現這是一處地處鬧市區的文化別墅酒店,就在曲阜古城的南門“萬仞宮牆”的西側。據管家介紹,夫子賓舍采中華文化優良,集曆史名門望族功德,甄選中國曆代十六世家,補當代家教文化功課,精心打造“一府三院十六堂”家教文化體驗基地。一門三院十六堂,堂堂大觀;名門望族十六家,家家顯赫。山東濱州杜氏榮德堂,“一門十二進士”、“父子兄弟伯侄六翰林”,“四代為相”,久有“書香官宦門第,進士多人之家”的美譽;廣東連平顏氏光裕堂家風嚴謹、忠貞愛國,一門三世四督撫,五部十省八花翎,為清朝顯赫的“二十八世家”之一,《顏氏家訓》更被後世譽為“中國家訓之祖”;山東棲霞牟氏,耕讀世業,勤儉家風,興家七百年;十六棟建築府邸,十六家名門望族,十六種不同的家訓,闡述著不同的故事,閃爍著不同的家教智慧,卻鐫刻著同樣顯赫的榮光.

跨過狹窄的石橋,邁進“詩書禮樂”的酒店大堂。我仿佛瞬間穿越古今。這簡直就是一處古代官宦人家的中堂。製作精良的金絲楠木家具,精致細微的茶盞,懸掛於山牆上的字畫以及高大書架等等,都給我不一樣的驚喜。簡短的手續辦理,我從前台手中接過一個精巧的刺繡“香囊”,別具匠心。鑰匙和房卡就裝在裏麵。

古堂號,訪古探今,不一樣的氛圍不一樣的心境

我入住的是“寶樹堂”。這本是浙江餘姚泗門謝氏家的府第。泗門謝氏自明朝起人才輩出,家風淳厚,綿世百年而不絕,成為浙東一大人文景觀。謝氏家族最負盛名的堂號便是“寶樹堂”。這一稱謂是東晉時期孝武帝賜予謝安的,據說還有一番典故。

推開黑色的木門,中堂內一股古色古香的濃重感撲麵而來,給人感覺寧靜和舒心。緩步邁入,腳步盡量的輕盈,生怕響亮的腳步聲會破壞了這裏的氛圍。我看到,中堂懸掛“謝氏家訓”集錦: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也許就是謝氏昌盛幾百年不衰的緣由所在。兩側是雕刻精美的楹聯“知足知不足,有為有弗為”。同樣在台案兩側還有兩幅精美的仿古畫作,分別是白鶴與玉兔。我看不懂畫中的含義,但我能明白酒店的用心。中堂下方安放著一台紅木製作的長方形台案,台案本身沒有什麼精雕細琢,給人以樸實、端莊、穩重之感。上麵擺放著一隻青花的景德瓷瓶、一麵小的屏風式鏡子和一把玉如意,這正是中國傳統家居擺設中的“東瓶西鏡中如意”之說。台案之前是一張十分規整的八仙桌,同樣為紅木製作,莊重厚實,質感十足。桌子上擺放著精致的茶盞和茶壺,兩側擺放的則是精雕的“官帽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