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進入原始森林(2 / 2)

冉大哥告訴我們,“走過這裏就再也沒有人家了,明天再走一天,後天就到陰條嶺”。

看來陰條嶺也不是太遠,也就兩天的路程,又往前走,山路艱難,冉大哥給我們一人砍了一根樹枝做拐棍,這樣上下坡確實輕鬆了好多,還可以用樹枝探路,這個叫打草驚蛇。

一路上聽冉大哥講的,還學到了不少野外知識,很是新鮮。隻是萊西定的幾條規則實在讓人有點太累,完全是不停趕路的感覺。

走啊走啊走,人累了就不想講話,五個人都悶頭走路,

我們走的是一條小路,有人走過的痕跡,隻是路邊大量的雜草灌木都伸到了路中間來,要邊走邊砍,速度就放慢了。

冉大哥告訴我們說,“這條路是進山采藥的人踩出來的路,我們這裏生活不好,如果不是還可以進山采藥,住這裏的人早跑了,其實即使能采藥換錢,這裏也是外地姑娘不願嫁來的窮山溝。前年重慶要直轄,四川嫌我們又窮又落後把我們丟給了重慶。重慶直轄後,市領導大力扶持我們,幫助我們,我們生活好多了。”

也許是想起了以前的生活吧,冉大哥講到這裏有些激動,大家都沒有說話,又一次沉默。

走在麵前的萊西說話了,“當初成都是不同意重慶直轄的”

其實這個大家都知道,重慶當時是四川省的經濟中心,為四川的經濟出力不少,但每年撥給重慶的款卻是少之又少,大大影響了重慶的建設進度。所以當時老百姓口口相傳,四川不僅不同意重慶直轄而且是處處阻撓,從重慶直轄開始,成渝兩地民間更是像結仇了一樣。我們年輕什麼都不懂,但家裏的老人每天都在擺龍門陣,每天都說這些,聽也聽煩了。

萊西繼續說道,“重慶的地圖為什麼這麼狹長,東一塊西一塊,當年中央要重慶直轄,四川方麵不同意,最後答應要直轄就必須接納這些貧困縣,最後重慶接納了。

一路上都在聊這些無聊的話題,這就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我的興趣可不在這裏,我隻想早點辦完事好回重慶,因為白雪一直沒消息,我還是怕那個萬一。

太陽就快落山了,必須馬上找地方宿營,趙東和張三以為就跟平時我們在長江邊坐一夜似的,什麼都沒帶。這時聽說還有野豬,螞蝗,和比指甲蓋還大的蚊子,還有蛇,甚至還有可能遇上神農架過來的金錢豹。

這兩人就想回去,就懷念在城裏的日子來。雖然窮學生沒多少錢,但畢竟過得舒適,就開始吵嚷著。

“別吵了,有地方住,幫忙搭棚子”萊西對那兩人吼一嗓子,世界就清靜了。

我又來安慰趙東張三,“放心,萊西在原始森林裏生活了這麼久,你們怕什麼”我發現我在隊伍中是一個和事佬的角色,又像幼兒園老師還要哄小朋友。

我們現在找的營地是一條小溪旁裸露出的大片石灘,溪水幹淨清澈沒有汙染,四周景色秀美,真是個理想中的桃花源。我太累了,背這麼重一個木箱上山下坡的,剛才一直忍著,現在看可以休息了,就坐下來喘氣,看著他們搭房子。

冉大哥帶了很多塑料布,還帶有被子,他的棚子最快搭好,簡直是十幾分鍾就弄好了。我很喜歡冉大哥搭的棚子,他砍了兩棵比小手臂細一點的小樹,幾下就剃掉了樹枝,做成四根兩米多高的圓木棒。

圓木棒的一頭削尖了傾斜著牢牢的插在石縫裏,兩根圓木棒向中間傾斜和大地構成了一個等腰三角形支架。上麵交叉在一起用藤條綁定後就做成了床頭,另一邊也這樣做了一個床尾。

冉大哥再用了一根長木棍橫放在床頭床尾頂上的三角形交叉處,又用藤條纏緊連接了兩個三角形,簡易窩棚的框架出來了,大山裏到處都是藤條,這樣做一點也不費時間。

再在四條支地的木棒中間各砍了一個三角形的凹口,再找了一根結實的長樹枝,一頭卡在床頭的凹口處綁好,另一頭卡在床尾的凹口處也用藤條牢牢的纏好。另一邊也橫了綁了一根粗細差不多的樹枝。

兩根平行於地麵的長棍做成了床方,最後就是再找些粗細差不多的小樹枝橫在兩根床方上當做床板纏好,直接把被子撲在了床板上,一張懸空的床就做好了,冉大哥說山裏晚上經常會下雨,把幾張剪開的編織袋蓋在上麵。這就是山裏人采藥搭的臨時窩棚。可以防蚊防蟲防蛇。

注----------不厭其煩的詳細記錄了這方法,是野外生存必用之一,這搭窩棚的方法在後期更是讓我們的野外生活舒服了不少。下一章萊西的方法是在沒有塑料布,全取材於天然的情況下如何搭建議的避雨棚,雖然花點時間,按也是非常實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