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風雨總關情(2 / 2)

“心思太多的人,往往欲求就多。厲姨覺得朗將軍會見財起意嗎?”琅玕並不隱瞞她的懷疑。

厲秋渝拭淚的動作猛的停下,“那不可能。軒轅朗此生唯一看中的就是他的主帥,而軒轅將軍心裏全都是江山社稷、百姓疾苦,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是見財起意的小人。”

琅玕聞言愣了片刻,卻沒有點頭回應。她的心中正在將這些毫無頭緒的脈絡捋順著,忽然靈光一閃:“照厲姨這麼說,那朗將軍對正慶的處置卻是敗筆了。怎麼會不加詳問,就把他處死了呢?”

“正慶不是他殺的。我們遇到軒轅朗的時候,正慶正被他押解回京。可後來同達奚獲廝殺之時,情況實在混亂,我們連王爺的安危都顧不周全,一個錯眼不察,正慶就倒在亂箭中了。這實在也是他的命數,怨不得朗哥。”

琅玕平靜的麵上,瞬間浮起詭異的笑容。那些隱匿的陰謀,正一點點的被她解開麵紗。“看來那場大戰真是勝負一線。可這樣危機的事情,達奚季怎麼瀕臨城下才想到回京求援呢?早幹什麼了?難道傳訊兵都是吃白飯的嗎?”

厲姨聽琅玕一問,竟是頭一次想到這個問題,也不由疑惑。仔細想了想,才不確定道:“這個…我不是十分清楚當時王族的事情。隻是和王爺出逃的途中,有一次聽到他急問‘宇王可有消息傳來?’所以我想達奚王爺並非沒有傳訊,應該是傳給了宇王的。擺彝族是宇王的母族,達奚王爺自然同他親近些。傳訊給他,也是正常。”

確實正常,琅玕心中的疑惑終於一掃而空。十六年前?那正是她出生的那年。也就是宇王同姑姑大婚,爭奪太子之位最激烈的時候。難怪擺彝這麼大的動蕩,竟是從沒有在典籍中記述過,這自然是因為有人不想讓人知道…

想到此,琅玕心底冷笑。看來要保住母族勢力,也隻有宇王自己想辦法了。不過他娶了姑母,把軒轅濟綁在自己這條船上,倒是高明。

“厲姨,早睡吧。記得明早早些叫醒我,咱們收拾妥帖些,好去居庸殿。”琅玕將所有事情想通,再不欲多說。

這自是厲姨心中期望,趕緊過來替她收拾床鋪,“是,姑娘該多休息。你看,安生了這兩日,氣色竟從未有過的好,眼睛也凹的沒那麼深了。”

琅玕聽言一警,對著鏡子瞄了瞄,果真發現自己確實比以前精神不少。心中泛疑,嘴上卻打趣道:“看來我真該謝謝長芮的好醫好藥了。”

厲姨一陣尷尬,隻好訕訕笑著。琅玕也不戳穿,乖順的由她服侍睡下。

晉西春季少雨,今年的雨水比之往年格外的稀少,一連半月竟一絲雨星未見,整個晉西平原幹燥的如同一頁草紙。此時甕坡才剛剛升起太陽,可灼熱的陽光已經晃得人睜不開眼睛。

梁以平一身鎧甲,穩穩坐在一匹青色蘆花馬上。手中的亮銀槍被他緊緊握著,整個人的氣勢像一隻蓄勢待發的猛虎。可他的心情,卻並不如他所表現的無畏。自從那日長公主到來,帶來了那位素未謀麵的郎大人的信,他的心就一刻未停下忐忑。

不得不說,信中所說的謀略確實駭人聽聞,他並不確定這場仗到底有幾成勝算,畢竟天時地利人和若算差一件,他們就會全軍傾覆。可他還是接受了信中的建議,並按照朗幹的吩咐做好了一切的準備。即便…

不過從昨夜起,他的探報一遍一遍將起蜂擁而至的看客人數報過來,他的心才略微踏實了些。此時此刻,甕坡四周的緩坡上已經圍滿了附近城池的異邦百姓,他們趕著牛車、羊車,提著口袋草筐占據了四周山頭,而且還不斷的有百姓向戰場靠攏。這些人,都是希望在攻破荊城後,能分到一杯羹的。

看著這一群貪婪又無知的人,粗略粗估他們的人數已經近萬,還有愈漸增多的事態,天知道這樣一群人真的湧入荊城,將給城裏的百姓帶來多麼大的災難。

梁以平不由深深歎了口氣,終於下定了決心。目光遠遠拋向身後那一排獵獵迎風的五彩大旗。它們離著戰場十分的遠,但是鮮豔的色彩高高飄揚,在炙熱的陽光下格外的分明,像一簇簇五彩的小火苗亂跳著。

“報!主帥,敵軍有人上前叫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