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皇帝留下深刻印象的老漁民像一個醬褐色的海參,慢慢地爬著,從冷如冰窖的海水裏,爬向暖和的岸上。在離大海十幾丈的岸上有一堆燒著了的柴草堆,這是為凍僵的漁民準備的。
老漁民拖著一個沉重的網包,魚叉和魚刀當當啷啷地撞擊著地上的鵝卵石;網包裏麵有肥大的,肉1乎乎的海參,還有貝殼上閃著七色彩光的鮑魚、光滑似玉的大海螺。它們隨著這個人每前進一步而緊張地蠕動著,並發出咭咭地吐水聲。它們離開海就是死,老漁民爬向岸就是生,顯然,他戰勝了它們,獲得了勝利。
在這漁村裏有一家小小的飯館,專門賣一些新鮮的海貨。朱由校帶著護衛來吃飯,買下了不少剛打撈上來的海鮮。雖然飯館裏廚師的烹飪手藝非常粗糙,但是仗著海貨新鮮,還是大有一番美味佳肴的派頭。在這裏海鮮價格非常便宜,蝦仁餡的餃子要比豬肉餡的餃子便宜好多。像什麼鮑魚、海螺之類海貨隻是簡單煮一煮蘸上山東的大醬就很好吃。
店裏頭最講究、最令皇帝滿意的菜是涼拌海參了。海參煮過冷卻,切成長長的細絲,越細越好,用冰塊冰好。另外預備一小碗三合油,一小碗稀釋了的芝麻醬,一小碟蒜泥,上桌時把這配料澆在海參上拌勻,既涼且香,非常爽口,比裏脊絲好吃多了。
飯館的老板今天算是發了財了,來了一大堆食客,吃的也多,出手還特別大方。那個黑黝黝的老漁民在岸邊烤完火取完暖之後,也來到飯館吃飯。他僅僅是借用灶台煮一些自己打上來的鮑魚就餅子吃。朱由校覺得這個老漁民很有曆史的那種滄桑感,就邀請他一起聚餐聊聊天。
撈海貨的老人家一開始還有些顧慮,隨著一杯酒下肚,什麼話都套出來了。這位老者以前就在海裏捕魚為生,後來他自己覺得好男兒誌在四方,應該去沙場搏殺靠軍功翻身,從此以後他就報名從軍。老人家曾經在萬曆援朝戰爭中,衝到殺倭寇的第一線。
戰時的明軍俸祿還是挺優厚的,但是戰爭結束後,大兵的地位又開始下降,軍隊的哨官也不好好發俸祿。老人家心裏涼嗖嗖的,比海裏的冷水流還涼。一氣之下,就離開軍營回到家鄉繼續當漁民。戰場的磨練給老人家更多的膽量,在海裏遇到任何險境,他都能從容不迫,因為他見識過真正的地獄。老人家吃完飯又回到大海裏繼續勞作。
皇帝聽完老人家的話覺得很受啟發,所謂“承平日久,兵不習戰”,說得就是這種情況。和平環境下,從朝廷到民間都不重視士卒的生活水平與訓練強度,等到戰爭來臨時必然是手足無措,任賊屠戮。
朱由校吃完飯,看著這片比前世早幾百年,不受工業汙染的碧藍大海,他不顧護衛的勸阻,下海好好暢遊了一番。朱由校剛穿越到這個世界時身體比較矮小瘦弱,也許是堅持鍛煉的原因或者是修煉脈輪的神通發揮作用,現在朱由校的身材比以前高大壯實了不少。他的皮膚很白,肌肉線條很是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