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道士,我們就不要兜圈子了,你說的山西範道長究竟是誰啊?”韓爌一擺手示意道士坐在椅子上和他聊,小道士端端正正地坐下,不敢靠在椅背上,恭恭敬敬地回話。
“當然是山西介休範家家主範永鬥,是他派我來送一份大禮給韓閣老。”
“笑話,老夫已經是內閣大學士,我已經很滿足於我的官位。老夫又不愛財,你們晉商能給我送什麼大禮。”韓大學士一聽就知道晉商是有求於人,他要看看有什麼好處,這渾水值不值得蹚。
小道士笑了笑,說道:“範掌櫃跟我說過,二十八年前他還是個少年,韓閣老當時進京趕考,範掌櫃與他的父親一同陪伴著這些山西的年輕學子進北京。他說那時的韓閣老年輕氣盛,初臨京城,看到錦衣玉食鮮衣怒馬的王公貴戚、文武百官,作為一個來自山西蒲州的青年士子,韓閣老不為自己的窮酸而氣短,而是為自己的滿腹經綸而自信。您無時不刻的言語中,都透露出自己的遠大政治抱負,就是要問鼎人臣之極。沒想到如今韓閣老卻放棄了當年的誌向。”
“你不要激我,你們晉商到底想幹什麼?”韓爌表麵上不動聲色,實際上已經是心潮澎湃、難以平靜了。
“我們希望韓閣老做大明朝廷的內閣首輔。您現在已經是大學士,離人臣之極隻差一步,隻要稍作努力,就能當上執掌大權。”
“小道士,你認為老夫有這種可能?”
“不是可能,隻要你願意,這首輔之位,猶如探囊取物。”道士口氣懇切不容置疑。
“你們晉商是不是過於樂觀了點,需知孫承宗是皇上第一寵臣。”韓爌已經被說動了,但他決定還是低調從事,探探對方的底細。
“這一點兒不假,但凡事都有變數。”
“什麼變數?”
“如今陛下在外微服私訪,孫承宗卻在京城廣招兵馬,甚至私啟邊釁,下令京營騎兵襲擊蒙古客商,攪動邊關不寧,他還強搶我大明商人的貨品。這不是居心叵測是什麼,說不定這就又是一個曹操!”
“可孫承宗整治京營,畢竟有功勞啊。”
“自古權臣,哪個沒有功勞!亂國之臣,非國賊而何!”
“你們打算怎麼做?”
“與我們晉商交好的有不少士大夫,他們會集體寫奏章彈劾孫承宗。除此之外,我們還聯係了東林黨,他們也會全力支持韓大人當上內閣首輔。隻要韓大人當上首輔以後,能向皇帝勸諫拉葉向高入閣,東林黨人就會全力支持韓大人對朝政的管理。”
“內閣裏還有一個劉一燝呢,他和孫承宗的關係可是相當不錯。”
“劉一燝是一個生性淡泊的人,隻要東林黨內統一意見,他會屈服的。說實話,東林黨中真正受到皇帝提拔的隻有楊漣和左光鬥,他們中絕大多數人對皇帝和首輔可是充滿了意見啊。”
“好吧,我聽你們的。”至此,韓爌決定跟晉商融合在一起,他們討論了很多行動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