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城鄉文明的碰撞(1 / 1)

城鄉文明的碰撞

小小佳說

作者:雙公平

隨著我國農村城市化進程的加速發展,農村文明和城市文明的矛盾,成為當下文學創作取之不盡的主題。本期發表的小說中,就有多個與之相關的篇什。

《鄉下奶奶城裏孫》講述的是城鄉兩種不同的育兒觀念,折射的卻是農村與城市兩種文明的碰撞。農村奶奶的育兒觀雖說沒有認同城裏姥姥的育兒觀,但農村奶奶在城裏姥姥的麵前似乎失去了底氣,我們看到了農村文明在和城市文明的較量中,明顯地處於劣勢。這是農村在城市化進程中產生的必然結果,並不存在誰同化誰的問題,也許農村文明和城市文明需要優勢互補,才能產生真正的更高級的文明。

《回家》則寫的是農村城市化進程中產生的空巢老人,它表現的是骨肉之情,是父母對兒女的一年一度的期盼。父母含辛茹苦地把兒女送進了城市,唯一“索取”的回報,隻是兒女們能在一年一度的春節裏回家看看。可憐這樣一點小小的希望,卻讓有些兒女以工作繁忙等種種理由,變成了奢望。兒女們以為用金錢和禮物能夠代替親情,但他們哪裏知道,金錢再多,禮物再奇特,也抵不上他們空手回家看看。

城市文明的不和諧音是《鄉下大哥來我家》的主題。一不小心成了城市人的弟弟,雖然得到了他本不該得到的,卻失去了他不該失去的,對來自鄉下的大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一副“小市民”的醜惡嘴臉。小氣、沒有人情味的弟弟,與質樸善良的大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小說結尾時“淚流滿麵”的弟弟,是不是在內心裏進行著懺悔呢?

總的來說,本期小小說從幾個角度來表現農村文明與城市文明的碰撞,無疑是成功的。但美中不足的是,有的作品中明顯地帶有作者的個人觀點,使小說增加了主觀性,減少了客觀性,削弱了作品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