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三送(1 / 2)

魚尾城,地處安遠城北數千裏,夾於東魚尾山與西魚尾山之間,東魚尾山由西北走向東南,西魚尾山由東北走向西南,二山交彙處則為狄戎極北之地。魚尾城作為極北第一城,燕國之都,地勢極高,繁華昌盛,宏偉壯麗,樓宇星羅棋布,鱗次櫛比,八街九陌,熙來攘往,車水馬龍。城中央,矗立著一大片紅瓦黃牆的宮殿,俱以方石雕築,幢幢高大,園園寬廣,極具北國風光。正中央大殿門上掛著一塊大匾,上書“問鼎殿”三個大字。

一個麵白無須的老年人小跑進入大殿,來到一條堆滿折文的幾案前,對案後之人躬身行禮道:“陛下,前線急報,吳人連續兩日入我大營,於百萬大軍中先收帷布、再取枕頭,又分別於次日淩晨送回,樂永霸大帥奏報疑似修士之為。”

案後之人日角龍顏,河目海口,雄姿傑貌,不怒自威,正是燕國之君燕平南,聽到奏報,把手中奏折狠狠一摔,怒道:“什麼疑似,一而再地在百萬軍營中盜主帥之物,如入無人之境,除了修士,哪個凡人能做出來?國師呢?還在煉丹嗎?”

“回陛下,國師閉關之前曾吩咐過,七日成丹,如今尚未過半。丹室緊閉,我等無法叩關。”

“南征之前,國師言之鑿鑿告訴朕,吳國不會有修士參與,朕的大軍剛到拒北安遠,就有修士示威,全是一派胡言。人家現在隻是取枕頭,若再不識相,就要取人頭,帥死則軍散,軍散則兵敗,兵敗如山倒,朕的百萬大軍就會毀於一旦。如此緊要時刻,還煉什麼培元丹,豎子不足與謀!”說完,燕征南一把推平案上的奏折。

過了半晌,燕平南稍微消了點氣,喝道:“備龍輦,朕要親自叩關。”

“遵旨。”

……

拒北城,建於封元8319年,七國戰亂,吳國名將伍員率軍北進,擴疆土數百裏,兵鋒直抵北褶尾山。吳國舉全國之力,耗時十八年,在北褶尾山北部修築安遠、拒北二城,一改燕國南侵勢入破竹之勢,曆一千二百年,大戰十七次,小戰無數,拒北一次未被攻破。雄偉的城牆青石築建,高十丈,厚三丈三,牆上斑駁的箭痕刀印比比皆是,見證了拒北的千年風霜與刀火。與枕戈寢甲、連天烽火的安遠城相比,拒北城顯得有些寧靜平和,雖有宵禁、封城之令,但絲毫不影響權貴巨富的尋歡作樂,由於燕軍兵臨城下的壓力,城中各處青樓、酒樓的生意反而格外的好。

城主府後院正屋內,小吳王吳天垂斜倚在榻上,舉著一杯夔鳳玉卮淺斟低唱,邊上四個侍女,一玉手捏肩、一粉拳捶腿、一焚香扇風、一持壺倒酒。吳天垂喝得微醺,迷蒙著雙眼,嘀咕著:“這樣的日子何時才能到頭?城外燕軍不退,連喝酒也沒有滋味了。即便位尊權重,麵對兵臨城下,也如仆民一般無力。”念叨了幾遍後,吳天垂把手中的玉卮狠狠摔在地上,大喝一聲:“我要修仙!我要變強!”

揮手屏退四個驚慌失措的侍女後,吳天垂對著半空說道:“絳雲仙子,小王有事要稟告父皇,可否行個方便?”

待了半晌,不見回應,吳天垂又說道:“絳雲仙子,你不是說小王身負靈根,可入仙門修仙法嗎?小王欲拜仙子為師,修無上大道,不知仙子意下如何?”

“唉!”隨著一聲歎息,脊檁上一女子現出身來,一身藍衣,長發垂肩,絲巾蒙麵,雙目靈動非凡,肌膚似璧似玉,亦酥亦脂,可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雖未聞其語,但可遙想其幽雅空靈之音、珠圓玉潤之聲;雖有絲巾遮擋,難掩其傾城傾國之氣、絕世獨立之風。

隻見她吐語如珠,聲音清脆柔和,動聽之極:“我與你父約定,守護十載換取大吳皇印,如今業已近半。你我之間,僅為交易,亦無師徒之緣。修真之流雖不顯於人前,但依你大吳王室直係血脈的身份,定有能人異士願受西席之禮。”

“不知仙子可有良師舉薦?”

“我所求之道,乃是大超脫、大逍遙、大自在,與狄戎之地修士不同,也無多少往來。師徒傳道,難免有遺漏之處;門派家族,方是築基良處。你若是一心向道,不妨去五老派一試。”

“求仙子開啟千裏傳音符,待我稟告父王後,再做打算。”

絳雲仙子聞言取出一張法符,手捏法決一指,隻見法符悠悠然飄浮半空,時間不長,隻聽法符內傳來雄渾的男音:“不知垂兒喚朕何事?前線戰事可有變動?”

吳天垂對著法符說道:“回稟父皇,前線並無異動,拒北城固若金湯,任他燕軍如何驍勇善戰,兒臣都有信心堅守。隻是兒臣有個不情之請,懇請父皇應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