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初,臨近大集,青樓坊市兩側攤位明顯增多,不少外門弟子更是夜以繼日,支攤占位,期冀每月大集能夠大賺一筆。靠近五老坊的兩側街道更是攤位密集排列,幾無立錐之地。
申時一刻,林為來到青樓逛街。和昨天隻溜小攤不同,這次林為專逛店鋪,而且一進店就問有無鎬鏟之類的世俗農具。
術有專攻,業有所長,做學問是這樣,行商也是如此。大燕國內,多產冰寒之物,諸如冰玉、毛皮、烈酒,數不勝數。反觀臨近無盡之海的十幾個國家,則以熱帶物產為主,盛行水果、海貨。行商就是互通有無,取常補稀。同理,世間尋常集市上農具比比皆是,有靈之物百年難遇,到了修真坊市,有靈之物車載鬥量,日常農具反而寥若晨星。
林為本以為垂手可得,沒想到逛遍大半個青樓,依然毫無所獲。不得已,隻得找了一家煉器鋪子,好說歹說,花費一枚靈石,才請得學徒用邊角料現打了一套工具,有鐵鎬、鐵鏟、鐵筐、鐵支架等。
幾種尋常之物,放在世俗花不了幾個銀子的,在求仙穀,出一枚靈石還得搭上笑臉,即使如此,人家還不情不願,邊打邊嘟囔著“法器鋪子打農具,傳出去丟人現眼”,“因為幾件農具,壞了招牌,敗了生意”。
林為不由產生了一種想法,開一間雜貨鋪,專營世俗之物,也以靈石結賬,絕對一本萬利。當然,這隻能是想想罷了,青樓中最小的一間鋪子,光租金一年都要三位數,而且都是以靈石結算,別說林為負擔不起,即使眾多煉氣後期的弟子也無這等身家,隻能在街邊立個攤位,每天繳納一個靈石的管理費用。
次日清晨,林為早早結束晨煉,順著靈霞峰向上,繞過紫光閣,直衝傳法台後的密林而去。
由於無路可行,林為披棘斬荊,上爬下跳,好不容易才來到密林之中。此地離傳法台約有數十米,草木藤蔓遮擋得嚴嚴實實,沒有一絲光線,整個林子都是陰森森的。
林為爬上一顆大樹,觀察了一會傳法台,心中定好方位後,從乾坤袋中取出鐵鎬、鐵鏟,鐵筐等事物,開始挖土。
林為跟隨梅花盜學藝三年,練得一身本領,其中就有地行之法。為練地行之法,梅花盜曾耗時月餘,讓林為三次動手開挖地道。
此刻,林為一邊挖掘,一邊又想起梅花盜的教導,“為兒,地行之法,首重定位,次防塌方。定位不準,白費功夫。支撐不牢,前功盡棄。”梅花盜的聲音似乎在耳邊響起,林為心中又浮出無限傷感,再次暗下決心,定要重歸封元,中興盜天,以祭恩師。
林為收拾好心情,盡使緩勁,小心挖掘,以免發生聲響,驚動他人。
此地位於高山,土淺石堅,根橫莖豎,即使林為身為修士,力氣大於常人,也是倍感吃力。下挖兩米左右,即見山石,不得已隻能轉向橫進,虧得林為體形矮小,掏出一條兩尺高的通道,屈身跪地,手持短鎬,艱難地向前掘進。遇有樹藤根莖山石攔路,林為便取出冷月劍,或斬,或割,或磨。堂堂法器,淪為鐵鎬一般,若是神兵有靈,也該泣暈當場。
一個上午過去,林為橫掘了兩米多,砍了些樹枝,用支架將通道頂部牢牢固定起來。回到地麵,林為取出鐵筐,將泥土碎石盡數裝走,打掃好周圍地麵,又製作了個簡易棚蓋,搭在洞口之上,附以雜草、樹葉,簡單遮掩。
次日上午,林為又將通道向前延伸四米多,挖地道這事,一勞永逸,但非常忌諱操之過急,一急就容易出現差錯,一有差錯就容易被人發覺。
俗話說的好,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林為深知其中三味,每日專挑上午幹活,此時,傳法台上坐無虛席,講的用心、聽的認真,誰也不會想到,不遠處有人正在用世俗之法,挖掘地道。
……
八月初三,宗門月例發放之日,黃樓門前廣場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幾乎囊括了九成以上的外門弟子,熟識之人相互寒暄,交流近況,等待黃樓開門。
雖說修真之人大多喜靜獨處,但每月一次的月例發放和青樓大集,多數弟子還是願意出來走一走,看一看,打探消息,采購所需,交流心得。
平日裏難得一見的內門弟子,也大多出現,大片黃色之中數點紅,非常顯眼,與外門弟子紮堆群處不同,內門弟子少有互相交談,每個紅衣身邊都圍著十幾個黃衣,阿諛奉承,馬屁不停,頗有一種鶴立雞群的即視感。
每月初三,也是眾多外門弟子認識內門弟子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