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006話:秦朝 2(1 / 2)

商鞅推行了戰國時期最成功的變法運動,但他最後卻落得慘遭車裂的下場。

這對於商鞅個人來說,當然是十分不幸的;然而對於秦國的發展來說,商鞅苦心經營的變法成果無法抹殺,其身雖死,但其法未敗,乃至於“秦婦人嬰兒皆言商君之法”。

商鞅主持的變法在各國中是最全麵、最係統、最徹底的,秦國軍隊自商鞅變法實行獎勵軍功政策之後愈戰愈勇,武器裝備不斷的改進,兵種已經有步、車、騎之分。軍隊數量多時達到“帶甲之士百萬”,後來又出現了尉繚子、白起、王翦等著名的軍事家和將領,使秦國很快速地躍居戰國的首強,邁出了秦朝崛起的重要一步,逐漸使秦國成為實現中國統一的中心力量。

秦王政十七年,韓國降將內史騰率領著秦軍滅亡了韓國,俘虜了韓王安,韓國因此滅亡,所得的韓地設置為潁川郡。

秦王政十九年,秦國大將軍王翦攻入了趙國國都邯鄲,趙王遷被迫降秦,趙國被攻破,設置了邯鄲郡、巨鹿郡、太原郡,趙公子嘉率領著宗族百人逃亡到代城。

秦王政二十年,燕國太子丹派荊軻、秦舞陽刺殺秦王未遂,秦王立即派王翦領兵攻打燕國。秦王政二十一年,王翦攻破燕都薊,燕王喜退守遼東,殺了太子丹向秦國求和。

秦王政二十二年,秦軍王翦之子王賁率領十萬大軍攻打魏國,包圍魏都大梁,王賁引黃河鴻溝水灌大梁,三個月之後大梁城破,魏王假投降,魏國滅亡。

同年,王翦率領六十萬大軍攻打楚國,屯兵練武,堅壁不戰,以逸待勞。秦王政二十三年,王翦率領六十萬大軍渡過淮水,圍攻楚國都城壽春。

秦王政二十四年,楚軍鬥誌渙散、糧草不足,從前線撤軍。王翦乘機追擊,消滅楚軍的主力,占領楚都壽春,俘虜了楚王負芻。楚人立昌平君為王,王翦又率軍渡過長江,平定了江南,設置了會稽郡,楚國滅亡。

秦王政二十五年,王賁打下了遼東,俘虜了燕王喜;接著打下了代城,俘虜趙代王嘉。燕國、趙國徹底的滅亡,秦始皇在代地設置了雁門郡。

秦王政二十六年,王賁率軍南下攻打齊國,齊王建不戰而降,齊國滅亡。至此秦滅了六國,一統天下,當時還有衛國作為附庸的存在,到秦二世元年即被廢。

北征匈奴,匈奴人分布在蒙古高原上,戰國末年以來,常向南方侵犯。全國統一之後,秦始皇派蒙恬率軍三十萬抗擊匈奴。

蒙恬於秦王政三十二年收複河套以南之地,即當時所謂的河南地,第二年進一步斥逐匈奴。秦自榆中向北,在黃河以東、陰山以南的地區內設置三十四縣,並在黃河的一段地區因河築塞。

秦還把戰國時燕、趙、秦三國長城修複並連接起來,築成了西起臨洮、東迄遼東的古代世界偉大工程之一的萬裏長城,用來保護北方農業區域。接著秦又徙民幾萬家於河套,這對於邊地的開墾和邊防的加強,起了積極的作用。

降服百越,越人分布在華東、華南地區,分為閩越、南越、西甌等部分。閩越在今浙江、福建一帶,南越在今廣東和廣西東部,西甌在今廣東西南部、廣西南部以至於雲南東南部。越人“斷發紋身,錯臂左衽”,依山傍海,從事漁獵和農業,西甌人主要是從事農業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