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在位三十多年的大漢皇後,衛子夫的結局是無限的淒涼。她為漢武帝所生下的兒女皆被漢武帝所誅殺殆盡,自己最後也被武帝廢去了皇後的封號,在絕望中自殺身亡。
衛子夫和她的長子太子據自殺身亡多年之後,漢武帝才幡然悔悟到自己的殘忍和被蒙蔽。他在太子據自殺的東湖邊建起了思子宮、歸來望思之台,在雨雪日,殘月夜,他常常獨步在台上,呼喚著太子據的名字,希望兒子魂魄歸來,然而他始終沒有懷念過同樣含冤死去的衛子夫,縱然他在年輕時是曾經無限寵愛過她。
直到他死後,漢武帝也沒有指定與自己合葬茂陵的女人。於是首輔大臣霍光,這個霍去病的異母弟弟,這個同樣是踩著衛子夫裙帶飛黃騰達的衛氏家族子弟,揣度漢武帝生前的情之所鍾,將早死了二三十年的“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的李夫人,與漢武帝合葬於茂陵。
衛子夫自殺之後,先被人用小棺材草草埋葬在城南的桐柏園,離武帝的茂陵極遠,沒有號,也沒有廟祭。後來她的曾孫劉詢從民間即位為漢宣帝,這才給她加了諡號,名之為思後。
如果能在年輕時死去,衛子夫仍不失為一個身世傳奇、兒孫滿堂、曾集三千寵愛於一身、享盡榮華富貴的幸福女人,可惜她仍然不識趣地、頑強地活了下去。對她來說,多活的那些年隻能是多壽多辱。
先是感情上被遺棄,再來是地位上受威脅,衛子夫膽戰心驚、風雨飄搖地活著。她家族裏那些地位尊祟、封侯拜相的男子,都已經在盛年死去。霍去病和衛青死了已經十幾年,離他們驅逐匈奴、建立戰功、雄霸天下的那一年,更已過了二十多個春秋,沒有人再能幫助她。
武帝早忘了衛青、霍去病為大漢立下的赫赫功勞,於是巫蠱之禍起,衛青的兒子被斬,衛家被抄,衛子夫的大姐夫,當朝垂相公孫賀父子被殺,公孫家被族滅,然後是衛子夫的兩個女兒諸邑公主、陽石公主被斬,接著巫蠱的血跡延伸到衛子夫的長樂宮和太子據的東宮。
在絕望中,太子據和衛子夫奮起反抗,想逼迫武帝遜位,可惜武帝雖然年邁,雖然昏亂,卻是雄風猶在,仍然保有年輕時傑出的軍事才能,他隻用了幾天時間,就打敗了太子據,等待衛子夫的,隻有不歸路。
沒有一個史官留下衛子夫的喜怒哀樂,隻是從她一生的事跡中,能看出她始終存在心底的惶恐。處在一個令人憂怖重重的高位,衛子夫是退讓的、忍耐的,然而這些低姿態並沒有帶給她安寧和平靜。深宮中五十年的小心翼翼,仍然無法阻止厄運的降臨,這是多麼悲慘的人生,甚至比不過一個庸碌的平民婦人。
終衛皇後一生,她並沒有什麼值得特別歌頌的功績,但她與武帝的一切似乎又足以讓她成為傳奇了。她的出現,讓衛氏家族盛極一時,衛氏的興起,幫助中國解決了困擾漢室多年的匈奴威脅,猶如把係在漢朝數代君主頭上的一把利劍解下,使漢朝人第一次在匈奴麵前不再卑躬屈膝,乞求和親了,而是一個以王者的姿態對待。
衛子夫和衛青本人均是溫順賢良之輩,並沒有太多的野心。特別是衛青,他克己甚嚴,對待屬下又極為仁厚,人品武功都頗為人稱道。衛後在武帝時代的崛起,使得衛青、霍去病這樣的軍事天才,霍光這樣的一代能臣得到了重用。
如果沒有這樣一位可人,衛青這樣的小馬奴,霍去病這樣的私生子縱然有天大的才華,也絕無可能在等級製度森嚴的漢朝政治舞台占得一席之地,至於受到重用從而領軍出征,建下赫赫戰功更是無從談起。細究這一切的一切都歸功於背後一根小小的柔軟的腰帶,這就是衛子夫。
劉徹,衛子夫,這對作為中國最興盛的一段時期的天之驕子,他們身後留下的有愛情、有奇緣、有幸福、有起伏、有悲哀、有苦難、有殘酷,具備了傳奇的一切元素。當帝王與女奴的故事如此結束時,不禁讓人感歎,唏噓良久。越美麗的開端往往象征著越淒慘的結尾,得寵如衛子夫者,最終還是落得家破人亡之悲慘。
漢武帝晚年,發生了著名的巫蠱之禍,太子劉據因此冤死。漢朝經曆多年的戰爭,對經濟產生巨大衝擊,導致漢朝國力衰弱,前朝積蓄被揮霍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