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025話:王昭君(1 / 2)

昭君拂玉鞍,上馬啼紅顏。今日漢宮人,明朝胡地妾。漢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關道,天涯去不歸。漢月還從東海出,明妃西嫁無來日。燕支長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沒胡沙。生乏黃金枉圖畫,死留青塚使人嗟。

王昭君,名嬙,字昭君,南郡秭歸人,漢元帝時和親的宮女,她與貂蟬、西施、楊玉環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在長江西陵峽秭歸縣寶坪村,住了一個叫王穰的莊稼人,這個莊稼人因為一直沒有孩子,便到附近的屈原廟進香許願,祈求得到一個像屈原那樣忠於國家、熱愛人民的後代。

結果真的很靈驗,八月十五夜裏,他的妻子夢見一輪明月投入懷中,不久便生下一個比天仙還標致的姑娘,這姑娘就是王昭君。王昭君從小就聰明伶俐,勤奮好學,心地善良,憂國憂民,特別喜歡望月吟唱,父母就為她建了一座樓,起名為望月樓。

王昭君的祖上本來是齊國人,就是今天的山東人,後來為了避難而輾轉流落到了秭歸。在王昭君下麵還有一個男孩兒,也就是王昭君的弟弟。也就是說,王昭君不但有父親,有母親,還有弟弟,在王家王昭君是最被寵愛的一個孩子。

天生麗質的王昭君聰慧異常,琴棋書畫無所不能無所不精。真可謂是“娥眉絕世不可尋,能使花羞在上林”。昭君的絕世才貌,很快就順著香溪水傳遍了南郡,傳到了京城。

在中國曆史上,王昭君和西施、楊貴妃、貂蟬並稱為四大美女,人常會用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來形容這四大美女的容顏。但王昭君和其他三位美女比起來,不但有落雁之容,而且有聰明伶俐之才,更有她遠見卓識、深明大義之舉。王昭君不僅容顏美,而且她的思想、品德和行為更美,是一種犧牲自己,奉獻國家的大美,她是長江的女兒,草原的母親,和平的使者。

那時漢元帝昭告天下,要遍選秀女,王昭君最美,於是成了南郡首選。但是王昭君的父親王穰馬上就拒絕了宮庭使者:“這不行,我家女兒才十六歲,你要征的應該都是十八歲以上的姑娘,我的閨女歲數不夠,太小,不去。”

可是不去不行,官府來抓人了,你敢抓我就敢跑,王穰讓老婆帶著孩子趕緊到巫山舅舅家去。於是母女二人當晚趕到長江邊,雇了一葉小舟,到了巫山。豈知走漏了風聲,縣官當即派人趕到巫山,逼著王昭君上船東下,返回秭歸,在這種情況之下,王昭君隻能離開她的家鄉。

王昭君深知,就此一別,天各一方,要見到親人就難上難了。她舍不得離開親人,哭啊,哭啊,直哭得巫峽雲遮雨暗,直哭得寧河水倒流。

王昭君她要走了,她走了一程又轉過頭來,對媽媽說:“妳再生一個昭君吧,她會一生好好的照顧妳。”媽媽搖搖頭,淚水像斷線的珠子往下掉。

王昭君又對舅舅說:“舅舅呀,我走了,你要常去我家,看看我的爸爸和媽媽。”舅舅不做聲,低著頭,淚水滿麵流。

當王昭君要走的時候,就連小鳥也傷心了,它們銜來片片紅葉仙花草,送來三秀花,讓王昭君永遠不忘巫山峽。王昭君一步一回頭,步步淚水流,滴滴淚珠,灑在路邊荒草上,變成了叢叢翠竹,萋萋香水草。

不管怎麼說,王昭君坐上了官船,順長江,逆漢水,走秦嶺,然後輾轉反側,終於來到了長安。

在西漢的後宮製度,皇後、昭儀、婕妤、經娥、傛華、充依、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五宮、順常、無涓、共和、娛靈、保林、良使、夜者。

西漢初立,因為秦之稱號,皇帝之妻稱為皇後,妾皆稱為夫人。並立八品,皇後、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漢武帝時增加婕妤、經娥、容華、充依,各有爵位。漢元帝時又創昭儀,僅次於皇後,這時後宮已達到三千人了。

常說做女人難,其實做漢代後宮的女人,那才真叫難。漢朝皇帝大都有雙性戀的怪癖,一邊是妻妾成群,一邊是男寵伴侍。也就是說,在漢宮做後妃,將麵臨雙重情敵的挑戰。怎麼應對雙重挑戰?或小清新,或重口味,因人因時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