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八年,天下發生了一件大事,這件大事讓劉家上下痛心疾首且義憤填膺,王莽篡漢建立了自己的新王朝。
從大的方麵來說,這是劉氏家族的奇恥大辱;從小的方麵來說,劉氏子孫失去了富貴的特權,很快地淪為普通老百姓。劉秀一家人也跟著遭了殃,這時候劉秀的父親已經去世,他就跟他的兩個哥哥寄居在叔叔劉良家裏。
這時候劉秀已經十四歲了,十四歲的劉秀陷入窘迫的生活當中。但他的心態非常好,這是他長年累月與下人待在一起的結果,對於改朝換代的變故,他並不覺得有多大的失落。而他的哥哥劉演卻是不同,對王莽的篡漢表現出極大的憤慨和鄙夷,常常在家抱怨,並揚言要匡複漢室。
此時的劉秀雖然還沒有遠大的政治抱負,但在環境的影響下,在哥哥的熏陶下,他的心境開始慢慢轉變,他明白必須為自己的將來做打算了,不能再是以前那個無憂無慮、醉心於田園的莊稼漢了。
於是在劉秀二十歲的那年,他選擇了去長安讀書。在長安的太學他用心攻讀,同時不忘結交豪俠。幾年之後,劉秀的思想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匡複漢室雖然還不是他的遠大目標,但是要成就一番事業已經成了他的心願,隻是這番事業具體是什麼,他還沒有詳細目標,但後來與他一起打天下的好友就是這時候結交的。
劉秀還沒有起兵打天下之前,曾經到過新野,聽說陰君有個女兒名叫陰麗華,長得美貌無雙。劉秀雖然沒有見到過,卻從心眼裏喜歡她,總是念念不忘。
他後來到了長安,見到執金吾,是掌管京師衛戍的武官,出行時車騎隨從之盛,劉秀不由感慨說道:“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
他後來起兵於舂陵,一心想打下天下來,不再想做執金吾了,但是對陰麗華卻始終沒有忘懷。
劉秀在昆陽大敗新莽軍後,終於到宛縣與陰麗華成了親。婚後不久,劉秀便率軍西去洛陽,陰麗華隨軍不便,於是回到家鄉新野。因為她哥哥陰識為義軍鄧奉部下的將領,陰麗華便同家裏人一起隨遷到清陽,寄住在鄧奉的家中。
第二年的春天,劉秀去攻打邯鄲王郎,在真定得到了當地大姓郭昌的女兒郭聖通,對她很是寵愛,這時候他離開陰麗華才不過半載,便又另結新歡了。
郭聖通比起陰麗華運氣要好些,婚後一直跟隨在劉秀的身旁,到了第二年劉秀登極稱帝,郭聖通已經生下了皇子劉強。
陰麗華則是在劉秀繼位後才命人接到洛陽來的,起初她與郭聖通都被封為貴人。可是等到要選立皇後時,便有了麻煩,按理說陰麗華被迎娶在先,應當立為皇後;可是陰麗華為人雅性寬仁,一再推辭,況且郭聖通此時已經有了兒子,最終還是立了郭聖通為皇後。劉秀雖然覺得有些對不住陰麗華,可是幸虧有她固辭不爭,立後之事才得以順理成章辦妥。
郭聖通雖然被立為後,但所受的寵幸卻不及陰麗華。光武帝劉秀征討彭寵,陰麗華從征,途中生下一個男孩,取名為劉莊。
相比之下,郭聖通卻總是一副閨秀的脾氣,經常同劉秀發生爭吵,私下裏則頗有怨言。而且她對待別的妃嬪所生之子又不好,對宮人們也很凶,人們見到她就像看到毒蛇猛獸,唯恐避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