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嘉元年,漢順帝立乘氏侯梁商的女兒為皇後,妹妹為貴人,以梁商為大將軍執政。梁商病死後,漢順帝又任命他的兒子梁冀為大將軍執政。
梁冀是一個不學無術的花花公子,曾擔任過黃門侍郎、執金吾、河南尹等官職,他一向都橫行霸道不遵守法律。這樣一個無德無才的紈絝子弟,漢順帝卻授他以執政大臣的高位,漢順帝的昏庸可想而知。
漢順帝病死後,他的兒子漢衝帝年僅兩歲,梁太後臨朝聽政,他的哥哥梁冀掌握大權。漢衝帝又病死,梁冀貪戀權位,與梁太後共謀迎立年僅八歲的建平侯劉纘為帝,是為漢質帝,當然還是梁氏兄弟執掌大權。
漢質帝雖然年幼,卻很聰明,他看不慣梁冀驕橫不法的樣子,在一次朝會上,他看著梁冀說了一句:“你是個跋扈將軍。”對這位大將軍的凶暴表示自己的不滿。
這句話讓梁冀感到又恨又怕,他唯恐日後小皇帝會有不利於自己的舉動,於是便指使內侍在食物中下毒。漢質帝吃了幾個有毒的煮餅,便覺得腹中煩悶不堪,緊急召還太尉李固,說:“吃了煮餅之後,肚子感覺很不舒服,飲水或許有救。”
梁冀卻在旁邊說道:“飲水之後一定會嘔吐,千萬不可以飲水。”
一句話尚未說完,漢質帝已經捧著腹部,大叫了一聲,氣絕而死。李固抱著屍體大哭,要求要徹底徹查侍臣,卻被梁太後兄妹搪塞了過去,梁冀怕李固日後會泄露內情,暗起了殺機。
李固退出之後,正巧遇上司徒胡廣、司空趙戒前來哭喪。李固等到他們哭喪完畢,便與他們商量善後事宜。三人唯恐梁冀再立幼主,便共同致書給梁冀:“天下不幸,數年之間,接連失去三位皇帝。現在又要擇立新君,如此大事,請將軍慎重考慮。”
梁冀得書後,召集百官討論擇立新君。李固、胡廣、趙戒和大鴻臚杜喬都認為清河王劉蒜年長賢明,又是漢質帝的兄長,立他為君最為合適,大臣們也都同意他們的意見,然而在梁冀心中卻另有安排。
原來梁太後想要將她的妹妹嫁給蠡吾侯劉誌,漢質帝死後,劉誌恰巧在京城裏。梁冀想擁立劉誌為帝,自己好作雙料國舅,永久擅權,不料公卿大臣們都主張擁立清河王劉蒜,與梁冀意見甚不相合,急切之間他又不便於開口,梁冀隻有悶悶不樂不發一語。
眾大臣退出之後,天色已晚,梁冀吃過晚飯,正在躊躇之間,急報中常侍曹騰等人求見。曹騰進來之後,對梁冀說道:“將軍幾代的姻戚,執掌朝政,賓客如雲,難免不了有些過失。清河王素稱嚴明,如果立他為皇帝,恐怕將軍就要大禍臨頭了,不如擁立蠡吾侯,可以長保富貴。”
梁冀有了眾宦官的支持,他的態度頓時變得堅決了起來。
第二天梁冀重新召開公卿大臣會議,倡儀立蠡吾侯劉誌為帝,他的氣勢洶洶,言辭激動,固執己見。胡廣、趙戒等人見狀,知道再爭無益,都說:“唯大將軍之命是從!”隻有李固和杜喬堅持自己原來的意見。
梁冀厲聲喝道:“罷會!”說完,一甩袖子,退入內室。李固仍存希望,再次寫信給梁冀,勸他改變初衷。梁冀更加的惱怒,他先向梁太後請下詔書,將李固罷免,然後將蠡吾侯劉誌迎入南宮。庚寅這一天,劉誌即位,是為漢桓帝,漢桓帝當時年十五歲,仍然由梁太後臨朝聽政。
建和元年,漢桓帝娶梁冀的另一個妹妹為皇後,梁氏的威權更為顯赫了。梁冀身為大將軍主持政事,內有皇太後皇後兩個妹妹,坐鎮宮中,許多宦官都是他安置的親信。
漢桓帝實際上處於他的監視控製之下,連生命安全都無法保證,根本不能有所作為。朝廷百官升遷,都要先到梁家求見謝恩,然後才敢去政府部門報到任職。朝廷上下,除了幾個屍位素餐圓滑世故的老官僚如胡廣、趙戒等人裝點門麵以外,實權都控製在梁氏黨徒的手中。
梁冀在扶植親信的同時,又大肆誅殺異己。太尉李固曾親見漢質帝被毒殺,又堅持立清河王為帝,梁冀恐其終為己患,必欲置之死地而後快。梁冀誣陷李固謀反,將他下獄處死,太尉杜喬由於不肯附和梁冀,也牽連被殺,二人都被陳屍在街頭,不許家人收屍。
宛縣縣令吳樹拒絕梁冀的囑托,誅殺了當地殘害百姓的梁家賓客幾十人。後來他升任荊州刺史,赴任時到梁府辭行,梁冀公然以毒酒款待,使他一出門就死在車上。東阿太守侯猛到京城時不去拜謁梁冀,後來被梁冀妄加罪名處死。
扶風人士士孫奮雖然富有但是吝嗇,梁冀送給他四匹馬,向他借貸五千萬錢。士孫奮知道借錢給梁冀是無法討回,所以隻給他三千萬。梁冀大怒,便告訴地方官員,說士孫奮的母親原來是梁家管庫房的婢女,偷竊了白珠十斛、紫金十斤而逃亡。於是把士孫奮兄弟幾個人抓起來拷問,士孫奮兄弟都死在獄中,他們的一億七千多萬家財也全部被沒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