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042話:相親遇醜女(1 / 2)

經過了幾次的輾轉,徐福在東漢時期,他化名為焦仲卿,在盧江太守衙門裏當一個小官吏。太守夫婦無子,見仲卿孤身一人,於是將他收為養子。太守夫人見仲卿未娶,便催促他趕快結婚。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義母見你孤身一人,想為你安排親事,好讓你早日結婚,你意下如何?”

仲卿滿臉尷尬:“義母,你千萬不要這樣子做,我對結婚沒有興趣,我對女人沒有興趣。”

對女人沒有興趣?義母聽了十分的吃驚:“莫非你是基……?有什麼斷袖之癖?龍陽之好的?”

“不是,不是,義母妳千萬不要胡思亂想,我對男人也沒有興趣。”

“那實在是不應該,難道你有喜歡的女人?”

“這……”

“既然沒有,那我就為你安排相親吧,你放心,我不會強迫你的,如果你沒有看滿意的,我絕對不會強迫你結婚。”

仲卿心想:相親也好,可以多看看女人,搞不好可以遇上結子在這一世轉世的女人。

“相親之事,一切就有勞義母的安排。”

古代的相親,先由男方父母出麵,走訪女方的家。女方家長一般都會讓女兒出來露露麵,倒茶、點煙,男方家人乘勢打量女子的容貌、身材、體態、舉止等。

相親時的觀看手掌不像算命看相者那樣考究,通常隻是根據女子手掌的軟硬和皮膚的粗細來判斷她是否有福氣。手掌柔軟、皮膚細嫩的就是好相,而骨骼突出、肌肉僵硬、皮膚粗糙的就是沒有福氣的惡相。

民間普遍忌諱女子斷掌,就是掌上有一條粗深的紋路自左而右橫貫正中,如將手掌從中橫斷,認為這種女子命硬,注定要克死丈夫。

男子本人由媒婆帶著到女方家相親,在觀察女方的同時,也接受女方的審視。但是男女兩人並沒有長坐傾談,女子隻是稍微現身一下,就又躲入內室。

相親俗稱看新娘,男方登門相親時,女子先隱蔽窺視,若無異議,便出門倒茶,男子乘機瞥上一眼,若表示同意,就接過茶水。

男方如果感到滿意,都會有所表示。一般是送給女子一個小紅包,俗稱見麵禮,相親者若吃下對方煮的點心雞蛋、麵線,即表示中意,男方在臨走前,姑娘會親自泡一碗糖開水端給男青年喝,若男青年喝完這碗糖水,就算是表示滿意;若喝下半碗,表示尚須請媒人中介磋商,留有進退周旋的餘地;若隻是象征性地沾一沾嘴唇,乃出於禮貌,表示不同意該門親事。

在古代,中國女子往往是“生在深閨人未識,是妍是媸無人知曉”,經過媒人說合後,男方到女方家作初次訪問,稱之為相親。

禮物雖無非是煙酒點心之類,並不在乎數量多,價值高,而且一定要投其所好,切忌觸犯對方父母的禁忌,衣著打扮要大方入時,言行舉止要謙虛有禮。古代相親時,男子隻能由媒人創造機會偷偷看姑娘一眼。

中國是個禮義之邦,講究含蓄,相親的結果往往並不直接表白出來,而用各種暗示來表現。男方進門之後,女方父母先給小夥子倒上一杯熱茶,小夥子看了姑娘覺得中意,就把這杯茶一口飲幹,然後姑娘的父母同姑娘一起商量,如同意結親,就留男方和媒人吃飯,不同意就任由男方告辭回家。

在古代,男女本人對自己的婚姻根本沒有話語權,一切聽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大事,全由父母做主,在洞房之前男女雙方是不能見麵的。

男方對女方是有選擇權的,起碼男方家長看到了女孩的長相。而女方隻能憑媒人的三寸不爛之舌,稀裏胡塗地把女兒嫁了出去。洞房之夜,女子看見員外須眉皓白,暗暗的叫苦,咒怨媒人將我給誤了。

在中國,凡大事或喜事必有酒。男方挑個好日子,帶著禮品到女方家裏,雙方見麵。桌上男方放四杯酒,女方放兩杯酒,以表示男強女弱。在觥籌交錯、酒酣耳熱的背景下,男女青年一生的幸福就這樣被決定了。神馬脾氣秉性、生活習慣、才能愛好,統統都是浮雲,全憑那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