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貨物貿易發展與人民幣彙率升值的實證分析(2 / 2)

1、M-L與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的條件。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額和M-L 條件成立的其中一個條件。也就是出口貿易額對實際彙率的變化彈性是相一致的。由上我們可以得出一個普遍性的結果:M-L條件的意義是通過彙率的變化調整來改變我國貿易的收支狀況,其實是反映了彙率與貨物貿易之間的關係的理論,在發展中國家,進出口額的主要依賴於低彈性的商品,彙率的影響作用就不那麼明顯了。而在發達國家的進出口額主要取決於高彈性的工業製成品,在一般情況下,彙率的作用表現的並不明顯。

2、彙率的改變同樣和貿易對象國的消費能力有一定的關係。在中國進出口貨物貿易額中,進出口貿易額的改變,主要還是取決於貿易國的消費能力,而並非彙率的變動。這需要中國為了更好的適應全球消費者的需求,在進出口貿易商品的品種上作出改變。

3、彙率的改變會貿易的進口有積極作用。在中國對外貿易發展的過程中,彙率發生了一定的改變,導致了人民幣升值。人民幣的升值對於我們國家對外貿易的發展有很好的作用。因為中國經濟實力的迅速增長,同時勞動力的國內供給曲線趨於無窮。

四、政策啟示

1、調整優化貿易商品結構。

為了更好的適應全球貿易的發展,我國要以轉變貿易的增長方式做為第一要務,加大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的投入比重,提高我們國家對外貿易的競爭水平和我們國家的綜合國力。與此同時,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決定了商品質量和商品的競爭水平。所以我們應該提高自主研發能力,培養自主研發人才,增加有水平、有知識產權的產品項目,減少對其他國家進口商品的依賴程度。提高我國商品質量,以提高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產業結構適時做出一定的調整,要以高附加值的產品做為出口的導向。在國際彙率變化的時候,對出口量和出口價格做出調整,扶持國內擁有競爭力的企業生產高附加值產品,避免彙率變化對貿易帶來負麵影響和壓力。

2、充分發揮市場供求量變化對彙率變動的影響作用。

一方麵,我國的出口商品大部分屬於勞動、資源密集型的產品,產品附加值比較低,

價格低廉成為獲取產品比較優勢的重要方式;另外一方麵,對於我國進口商品,大多為資本密集型商品,產品的附加值較高。麵對國內市場缺少性價比較高的產品,限製了我們國家出口企業的競爭能力。同時,通過與改革開放之前的比較表明,從我國改革開放至今,彙率的浮動並沒有有真正發揮它合理資源配置的功能,導致我國的企業對於實際彙率的變化而引起的產品相對價格改變並不敏感。

3、提高企業應對風險的意識和能力。

我國企業對於產品價格與彙率變動的關係沒有足夠的敏感度,因此提高企業的彙率風險意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特別是對於一些中小企業而言,在彙率的壓力下應積極展開自救以應對可規避風險,譬如利用包括接收短期訂單、利用金融工具以及在訂單合同中加入價格調整條款等方法。此外,在可能的情況下,應盡量采用人民幣結算。(作者單位: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