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論中小企業會計報表的創新設計與運用(1 / 2)

論中小企業會計報表的創新設計與運用

會計審計

作者:於小梅 浦雅芳 繆春紅 杭瑞友

摘 要:會計報表是根據日常會計核算資料定期編製的,綜合反映企業某一特定日期財務狀況和某一會計期間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的總結性書麵文件。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國內的現有企業會計報告已遠遠不能滿足信息使用者對財務會計報告的需求。本文針對我國現行財務報告體係的局限性,結合國際會計製度的發展趨勢和我國實際情況,對中小企業的財務會計報表進行改革和完善,使會計報表的分析更為可靠和正確。

關鍵詞:會計報表;創新;設計與運用

一、現行會計報表的缺陷

1.報表數據缺乏真實完整性

在編製報表的時候,很多企業隻會對決策者關注的內容重點進行分析和研究,同時也隻對一些能以貨幣計量的曆史數據進行分析編製,而對於一些不能以貨幣形式表示的就不進行披露,從而導致數據缺乏完整性。而有的企業為了使生產經營和盈利達到理想狀況而對報表中的某些信息進行造假,從而導致了編製後的財務報表與企業本身的實際情況不符。

2.會計報表信息缺乏時效性

現今的會計報表往往都是描述企業過去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這些過時的信息已經無法滿足瞬息變化的社會。及時有效的信息才能為企業帶來豐厚的利潤,過時的信息隻能導致企業流失商機。

3.財務報表數據可比性不一致

根據有關會計法規定企業不得隨意更改會計政策和會計處理方法,但是卻也說明如對企業發展更有利也是可以更改的,隻要在報表中說明。因此有些企業會在不同的會計采用不要同的會計處理方法。這些改變就會使財務報表的有關數據前後不一致,使各期會計報表之間的可比性降低。

4.財務報表分析方法的問題

財務報表分析方法目前運用最多的就是比率分析法和趨勢分析法。比率分析法,通過計算反映出企業經營狀況,償債能力以及財務狀況等的一係列財務比率指標,但這種方法計算的比率的口徑是不一致的,評價的標準也不一致,比率的體係也不完整;趨勢分析法,指將不同會計期間財務報表的相同項目進行比較和分析。

二. 現行會計報表的改進建議

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正式頒布的了新的會計準則,和原來的準則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動和突破。所以,在此新準則上,特提出了對現行會計報表的改進建議。

1.完善財務報表

完善財務報表的分析最基本的任務就是先完善財務報表的內容,首先需要加強會計信息的準確性,要不斷完善財務信息的完整性。同時,對財務報表中披露的內容也要盡可能的完善。為了能給企業的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指導,企業財務報表中披露的內容就必須有企業的各項承諾事項或期後事項等,為企業的風險提供有力的依據。

2.縮短編製報表的時間,提高報表的及時性

絕大部分的投資者最關心的問題莫過於企業是否有發展前途,投資報酬率是否可觀。所以,以曆史成本為依據編製的月度和年度報表恰好不能很好的滿足投資者的需求。畢竟現代社會瞬息萬變,很多事情難以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