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兩家公司占比重最大的均為人工費,其中,在2012年,A公司人工費占比達到75%; 3.1.3兩家公司的折舊費所占比重均不大,且相對穩定。
因此,兩家公司的輔助生產成本的屬性更偏向於管理部門發生的成本費用。 --!>
3.2C公司
C公司是X企業的一家子公司,共有5個輔助生產部門,包括有項目管理中心、生產保障部、設計部、質量控製部、倉儲管理部。
C公司的輔助生產在2012年全年輔助生產成本達到22,970萬元,占比最大的是生產保障部,達到60%,其中:
3.2.1設計部、質量控製部和項目管理中心占比最大的都是人工費,其中,設計部人工費占比達到87%,項目管理中心人工費占比達到83%,屬於管理部門的性質;
3.2.2生產保障部的折舊費占比最大,達到35%,歸屬於直接生產部門屬性。
4.X企業輔助生產成本的管理和控製存在的問題
4.1企業缺乏輔助生產成本,即間接生產成本的管理規定,即界定輔助生產成本的標準缺失,造成從製度上無法指導成本正確分類。
以C公司的生產保障部為例,C公司的生產保障部歸屬於輔助生產部門,而A公司的海上施工作業中心和B公司的生產保障部屬於同類性質的部門則歸屬於直接生產部門。
同樣,質量控製部門在B公司和C公司屬於輔助生產部門,而A公司則屬於直接生產部門。
4.2控製輔助生產成本,即控製間接生產成本的方法缺失。
以A公司和B公司的輔助生產成本為例,在近三年內兩家公司的相關成本逐年升高,特別是A公司的新進輔助生產部門,其成本來源的合理性和準確性無法進行準確核對而且也沒有具體成本控製方法。
這樣,會造成X企業的成本控製的有效性減弱,特別是由於輔助生產成本的管理不夠規範,造成直接生產成本核算的準確性降低,從而可能直接影響到企業核心業務的競爭力。
5.改進措施和效果
X企業根據對輔助生產成本的調研情況,對間接生產成本采取了改進措施:
5.1由主管生產經營的業務部門牽頭,協同財務部門組織對各單位的間接生產成本情況,特別是輔助生產單位發生的成本費用、人數等進行摸底,配比評估輔助生產費用的合理性;
5.2根據間接生產成本摸底情況,對企業及各所屬單位的間接生產成本建立管理製度,明確項目發生的哪類性質的成本應作為間接生產成本管理,特別對輔助生產成本建立了單獨的管理細則,明確輔助生產成本管理和控製的直接責任部門,並落實到單位、崗位和個人;
5.3建立一整套間接生產成本的標準成本資料,可以參照進行對間接生產成本的合理性的評估;
5.4 對企業及各單位的輔助生產成本進行跟蹤和管理,定期核查,保證間接生產成本的入賬準確性和及時性,這樣才能保證公司的直本生產成本的核算準確性,才能使公司市場報價等更為準確。 5.5 間接生產成本一般應從加強費用的預算管理、降低各單位的費用總額來著手降低項目成本,對間接生產成本的管理和控製情況納入企業考核體係,來加強企業上下對間接生產成本的重視程度。 --!>
根據如上措施,企業整體增加了對間接生產成本的重視程度,特別是輔助生產部門做到企業內各單位的一致性、可比性,間接生產成本的管理和控製的規範性明顯提升。(作者單位: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