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計劃經濟到“有計劃”的市場經濟
政法論壇
作者:曹傑
摘 要:新中國建立以來,我們經曆了一段從無到有、艱苦卓絕的奮鬥曆程。按照馬克思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相互關係的標準劃分,這段時期大體分為三個階段:建國初期學習蘇聯計劃經濟階段,改革開放時期和當前的新時期。同時,我們在經濟和社會建設方麵積累了相當的經驗,這些經驗集中反應在對計劃和市場模式的認識和轉變上。
關鍵詞:計劃經濟;蘇聯模式;市場經濟
從新中國建立,中國共產黨就開始帶領著全國人民開始探尋中國的民主富強之路。按照時期早晚,我們可以簡要地將我們探索的經濟建設道路做如下區分:
一. 學習蘇聯
由於曆史欠賬太多,新中國建立後,當時國力積貧積弱;我們黨領導人民取得革命勝利,但在經濟建設方麵沒有太多經驗,也缺乏理論指導;當時國內以輕工業為主,缺少支撐國計民生的重工業。反觀蘇聯,短短數十年,取得了革命和經濟建設的雙重勝利,驗證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社會主義製度的巨大優越性。這使同樣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的中國看到騰飛的希望,也是學習蘇聯模式的最大動因。事實上,走蘇聯模式的發展道路,也是當時國際環境下中國謀求發展的唯一選擇。基於以上原因,當時對蘇聯的學習可以說是全麵的。單就經濟體製來說,計劃的元素滲透到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的每個環節。
經過幾年時間的發展,我們在感受蘇聯經驗帶來巨大成就的同時,也深刻認識到發展經濟要適合中國國情。在順利的完成社會主義改造,社會主義製度初步建立的情況下,我們在1956年召開黨的八大,確立了社會主義的主要矛盾已經轉為落後的生產力和人們日益增長的生產生活需要之間的矛盾。這次會議確立了日後工作中經濟建設的地位和方向。
後來的事實證明,照搬別國經驗是新中國成立後所犯的嚴重失誤之一。俄羅斯學者季塔連科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照搬蘇聯的經驗(雖然不是機械地照搬),依靠蘇聯及其提供的全麵援助。但是,這逐漸成為製約中國作為曆史發展的一個主體和一個世界性大國自我肯定和自我確認的瓶頸。”①
二. 改革開放
1.蘇聯模式的弊端
隨著蘇聯模式問題的暴露,我國學者對蘇聯模式的弊端和對計劃經濟的認識也更加深入,並開始反思對資本主義的一味批判。通過反思得出的最終結論是:發展社會主義中國,需要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開創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鄧小平在1982年9月中共黨的代表大會上提出:“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我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走自己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②。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中國之所以能夠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也在於沒有盲目的選擇蘇聯模式或者選擇歐美樣式的全盤西化。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國本土一些卓有遠見的經濟學家就看出了問題的端倪。林毅夫等在《論中國經濟改革的漸進化道路》中分析當時經濟狀況後認為,中國傳統的經濟模式有三個基本方麵構成:一是重工優先;二是低利率、低彙率、低工資、低物價的宏觀政策環境;三是以計劃分配資源,主要部門的國有製以及人民公社。由此導致產業結構畸形,經濟效率低下,表現為:產業結構背離資源比較優勢壓抑了經濟增速;計劃管理體製造成效率低下和生產激勵不足。 --!>
2.市場的優勢
蘇東劇變讓人們清楚地看到蘇聯模式計劃經濟的弊端。相比之下,市場經濟隨著歐美經濟的飛速發展獲得了話語權,人們逐漸認可了“市場化會帶來財富的增長。”
而問題在於,為什麼市場化會引起財富的增長?在什麼條件下市場化能引起財富增長?市場化的限度是什麼?還有如何實現市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