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計劃經濟到“有計劃”的市場經濟(2 / 2)

3.二者結合的可能性

事實上,列寧在《論糧食稅》中已經提到,蘇聯應該借鑒糧食稅、貿易自由、租讓製等方式來發展社會主義經濟;也就是在堅持政治製度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資本主義來壯大社會主義國家實力。

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期,中國經濟學家於光遠指出,有計劃和計劃不是一回事。前者是客觀規律,後者是主觀的東西。關於計劃和單做為一種經濟製度的資本主義,他認為問題是社會主義可以有計劃的按比例,而資本主義要通過競爭和危機達到客觀上需要的比例。同時,在資本主義製度下,存在著每個企業自身的組織性和整個社會的無政府及無組織狀態的矛盾;但是就社會來說,資本主義也不全是無組織的。

4.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中國不同於蘇東的改革方式

在認識到蘇聯模式並非發展社會主義的唯一路徑之後,各國都開始尋求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東歐、中國、蘇聯都先後進行了改革,因為從改革方式不同,導致結果大相徑庭。 正如樊綱在《兩種改革成本與兩種改革方式》中所言,僅從某一種改革成本的角度看,我國的漸進式改革相對於蘇聯激進式改革(即休克療法)和總是“次優的”;而若從另一種改革成本,如對改革的“阻力”所引起的社會成本看問題,那麼漸進式本身在一定條件下就可能是“最優的”。而後的事實恰恰證明了這點。 --!> 同樣的觀點也出現在盛洪有關中國的過渡經濟學的論述當中。在盡量不損害別人利益的情況下,實際的推進改革;這就是中國特色,即追求降低改革成本。他更長遠的看到,當我們走向市場化的時候,應該往前多看一步。看看實現了市場經濟製度以後,還應該解決什麼問題。這就是所謂後市場化的問題。需要指出的是,這不是兩種方法孰優孰劣的問題;而是依據具體情況,如何使方法更好地為實現本國發展服務。而我們正是這樣做的。 --!>

過渡經濟學將“市場經濟比計劃經濟好”作為前提假定,是為了便利研究而設定的。它並不意味著對市場製度的價值判斷具有某種絕對的含義。事實上,經濟學從來不認為任何物品、行為或製度有絕對的價值。它所追求的最佳境界是不同物品、不同行為和不同製度之間的均衡點。中國經濟之所以能夠迅速發展,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國堅持了循序漸進的改革。

三. 新時期

改革開放至今已有三十餘年,中國經濟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綜合國力穩步提升。究其原因,就是中國能夠在各種環境下都始終堅持適合本國的發展道路,積極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

在新中國60多年發展過程中,國內外一些學者對發展的評價和看法不盡相同,但“中國崛起”一次次用事實擊潰了那些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詆毀。時代不斷發展,計劃或市場對於經濟發展的作用將不斷調整,有關中國特色的爭論也會繼續下去,但是,堅持把自己的路繼續走下去將是我們的不二選擇。(作者單位:西華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參考文獻:

[1]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3] 於光遠.《於光遠經濟文選》[M].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10.

[4] 盛洪.《經濟學精神》[M].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03.

[5] 樊綱.《樊綱自選集》[M].太原:山西經濟出版社,2011.

注解

① 季塔連科.《中國的探索對世界有深遠意義》北京 改革探索,2013年。

②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