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缺乏強有力的執法保障機製。已有的法規貫徹執行不力,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觀象嚴重。造成有的廠家公然無視法律。此外,某些領導對鄉鎮企業“重經濟、重服務、輕管理”。以經濟效益作為主要考核標準,而對女職工勞動保護乃至整個職工的勞動保護重視不夠,沒有把這項工作擺上議事日程。
5、人員流動頻繁。從女職工就業情況看,一般工作時間為1至2年,人員流動頻繁也往往導致業主和女工雙方均存在臨時觀念,這種短期行為使業主認為為女職工辦理保險不劃算,女職工也認為爭保險爭休假不必要。同時我國社會保險在全國範圍內還不能統籌,異地續保製度尚未建立,這也是影響女職工參保積極性的原因之一。
正因為以上原因,目前來看,非公有製經濟中勞動侵權事件時有發生但是,目前在勞動權限監管部門的備案並不多跟企業主的主觀意識淡薄,女勞動者維權意識淡薄和客觀環境造成的。新形勢下女工勞動權益維護方麵的建議
1、建立非公有製企業中的人力資源的管理專員,建立健全規範的企業的管理檔案,建立健全規範的工會管理製度。政府隻能通過製定和執行有關法律法規來保障職工的合法權益,不宜具體幹預企業工資福利待遇的製定和履行。
2、健全宣傳和培訓的渠道,擴大宣傳的力度。在現實生活中由於部分女職工的文化程度不高,對於權益的維護意識比較淡薄,因此需要提高女職工接觸勞動權益意識的渠道,提高心理的自我保護意識,當合法權益受到傷害時,要積極拿起法律的武器去維護自己的權益。
3、建立健全非公有製經濟中婦女勞動權益的法律體係,婦女勞動權益的內涵隨著時代的變化在不斷的豐富和完善,而現有的法律體係為了適應時代的變化,必須成為不斷完善的法律體係,要以保護婦女的平等就業為基礎,使現行相關法律的規定具體化,具有可操作性。
4、切實貫徹執行已有的保護女工勞動權益法律、法規、條例,切實發揮勞動監督檢查機製應有的作用。勞動法的監督檢查機製是由勞動政府部門、工會組織及其他組織和個人依法對用人單位遵守勞動法律、法規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的製度。監督檢查的內容包括勞動合同、集體合同、工資、工時、休假、勞動安全衛生、女職工和未成年工保護、勞動就業、培訓、執行社會保險規定等各方麵。(作者單位:本溪市委黨校)
參考文獻
[1] 趙德淳;關於企業內部勞動規則的法律思考[J];財經問題研究;2001年04期
[2] 包芳,孫平;私營企業女工權益保護論[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