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討論
無論是中成藥還是蒙成藥,原料藥材的基原鑒別一直是鑒定領域中的難點和熱點問題,傳統的性狀和理化鑒別技術主要是針對形狀完整、真偽品化學成分差異較大的樣品鑒別比較簡單、快速。但是對於成藥而言,原料藥材大多都是以粉末入藥,存在外觀形狀被破壞、化學成分無明顯差異等鑒定難點,因此以上方法已經不能滿足目前對成藥安全性、有效性鑒別的需要。對於蒙成藥中原料藥材的真偽鑒別、多來源鑒別等,如何選擇準確、高效的鑒別技術,建立適合蒙成藥的鑒別體係已成為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近些年來,部分地格達類蒙藥資源正逐年減少,如肋柱花、尖葉假龍膽、扁蕾等,難免會導致蒙成藥中地格達類原料藥材會出現替換的現象。因此,一方麵需要加強地格達類蒙藥資源保護的同時,還急需建立快速、準確的鑒別方法。而隨著蒙藥現代化的不斷發展,蒙成藥的質量評價標準也需要更科學、更客觀、更準確。因此,為了更好的保證人們用藥安全,還需要製定更加完善的質量檢測標準及其檢測方法。目前理化和顯微鑒別是蒙成藥的主要鑒別手段,而一些地格達類蒙藥具有相似的化學成分,如齊墩果酸被用來檢測評價肋柱花的質量,而它在尖葉假龍膽中也被發現[14-15],因此通過化學方法無法判斷投放的原料藥材是肋柱花還是尖葉假龍膽。對於顯微技術而言,由於粉碎技術的迅速發展,特別是超微粉碎的出現, 藥粉直徑常常不足10 μm,因此應用顯微技術將無法進行蒙成藥中部分原料藥材的鑒別工作,而將藥材粉碎的越細則對藥材DNA的提取更容易,這使得分子鑒別技術能夠充分發揮它的優勢,進而可以對蒙成藥中原料藥材進行準確的鑒定。
然而,由於目前蒙成藥DNA分子鑒定方法尚處於資料積累與方法不斷完善的階段,已涉及的蒙成藥種類還不廣泛、研究人員隊伍不夠龐大。查閱相關資料顯示,隻有少數的蒙藥中使用的藥用植物,如掌葉橐吾Ligularia przewalskii、棱子芹Pleurospermum camtschaticum、紫丁香Syringa oblata、肋柱花Lomatogonium rotatum、扁蕾Gentianopsis barbata﹑花錨Halenia sibrca等植物的基因序列被收錄到 GenBank中[12,16]。因此,DNA分子鑒定作為蒙藥鑒定的一種新技術手段,將可以作為蒙藥傳統鑒別的一種重要、有力補充。例如,可以利用DNA分子標記技術,對一些附加值高,市場銷售好以及易混淆、傳統鑒定方法難以解決的、蒙藥產業又急需的蒙藥材的蒙成藥,建立一種分子鑒定方法,將會極大的補充蒙成藥的檢測的手段。將填補DNA分子技術用於蒙成藥鑒別這一塊的空白,進一步完善了蒙成藥以及蒙藥材的鑒別體係,對於及時發現和查處假劣蒙成藥、維護蒙成藥市場秩序和確保人民用藥安全都有至關重要的意義。相信隨著多種蒙成藥分子鑒定方法的不斷建立與完善,分子鑒定方法將與現有的鑒定方法並存發展,共同闡明蒙成藥中原料藥材真偽優劣,科學評價蒙成藥質量,共同推進蒙藥現代化進程。
[參考文獻]
[1] 李虔全, 周立社, 郭蘭萍, 等. 分子生藥學在蒙藥研究中的應用[J]. 中國中藥雜誌, 2011, 36(19): 2615.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典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品標準·蒙藥分冊[M]. 北京: 化學工業出版社, 1998.
[3] 張春紅, 陳蘇依勒, 張娜, 等. “地格達類”蒙藥研究進展[J]. 中國中藥雜誌, 2013, 38(24): 4362.
[4] 內蒙古自治區革命委員會衛生局. 內蒙古中草藥[M]. 呼和浩特: 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1972.
[5] 高達布海, 額日和賽音, 劉振國. 蒙藥“地格達"品種的本草考證[J].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誌, 1999, 4(1): 57.
[6] 徐都冷, 蘇日塔拉圖. 蒙藥吉斯迪格達的本草考證及原植物鑒定[J]. 中草藥, 2000, 31(10): 787.
[7] 巴俊傑, 荀雅書, 李樹明. 蒙藥地格達-4的薄層色譜鑒別[J]. 時珍國醫國藥, 2006, 17(12): 2548.
[8] 王秀蘭,何美榮. 四種蒙成藥中地格達的薄層色譜鑒別[J]. 中國現代應用藥學, 1998, 15(2): 12.
[9] 胡伊力格其, 巴根那, 王青虎. 四種地格達類蒙藥材的鑒別研究[J]. 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 22(3): 328.
[10] 太平, 王霞. 三種地格達類蒙藥材的薄層鑒別實驗[J].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誌, 2012, 21(15): 6.
[11] 楊冬愛, 王馥暉, 齊曼麗. 利膽八味散中苦地丁與麥冬的TLC 鑒別研究[J]. 中國民族醫藥雜誌, 2008(14):53.
[12] 崔占虎, 李旻輝, 袁慶軍, 等. 基於DNA條形碼技術鑒別四種龍膽科“地格達”類蒙藥基原植物[J].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誌, 2012, 18(10): 72.
[13] 許良, 巴根那, 張昕原, 等. 正交函數分光光度法測定蒙藥地格達-4湯中的小檗堿含量[J].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誌, 1999(5):126.
[14] 白翠蘭, 巴根那, 王秀蘭. 蒙藥肋柱花的鑒別研究[J].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誌, 2002(57): 236.
[15] Lv L J, Li M H. Terpenoids flavonoids and xanthones from Gentianella acuta (Gentianaceae) [J].Biochem Syst Ecol, 2009, 37: 497.
[16] 劉越, 王真, 孫洪波. 生物技術在蒙藥研究中的應用[J]. 湖北農業科學, 2010, 49(7): 1721.
[責任編輯 馬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