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基於3S技術的羌活區劃研究I.基於MaxEnt和ArcGIS的羌活生長適宜性分析及評價(3 / 3)

[致謝]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資源中心張小波、朱壽東老師在區劃研究方法中的培訓和指導,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周燕研究員在羌活藥材化學分析檢測方法的指導與幫助。

[參考文獻]

[1] 溥發鼎,王萍莉,鄭中華,等. 重訂羌活屬的分類[J].植物分類學報,2000,38(5):430.

[2] 中國藥典.一部[S].2010:170.

[3] 周毅, 蔣舜媛, 孫輝, 等. 羌活資源危機和保護[J]. 中草藥, 2003, 34(10):109.

[4] 蔣舜媛, 孫輝, 周毅, 等. 羌活和寬葉羌活的環境土壤學研究[J]. 中草藥, 2005, 36(6): 917.

[5] 孫輝, 蔣舜媛, 周毅, 等. 藥用植物羌活現狀及其民族植物學調查[J]. 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 2004, 26(6): 42.

[6] 蔡靜芸, 張明明, 粟海軍, 等. 生態位模型在物種生境選擇中的應用研究[J]. 經濟動物學報,2014,18(1): 47.

[7] 楊海龍, 李迪強, 成鋼, 等. 貴州梵淨山黔金絲猴生境適宜性評價[J]. 安徽農業科學, 2013, 41(8): 3403.

[8] 劉振生, 高惠, 滕麗微, 等. 基於MAXENT模型的賀蘭山岩羊生境適宜性評價[J]. 生態學報, 2013, 33(22): 7243.

[9] 齊增湘, 徐衛華, 熊興耀, 等. 基於MAXENT模型的秦嶺山係黑熊潛在生境評價[J]. 生物多樣性, 2011,19(3): 343.

[10] Yang X Q, Kushwaha S P S, Saran S, et al. Maxent modeling for predicting the potential distribution of medicinal plant, Justicia adhatoda L. in Lesser Himalayan foothills [J]. Ecol Eng, 2013, 51:83.

[11] Khanum R, Mumtaz A S, Kumar S. Predicting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medicinal asclepiads of Pakistan using Maxent modeling[J]. Acta Oecol, 2013, 49: 21.

[12] Graham J, Amanda M. Using district-level occurrences in MaxEnt for predicting the invasion potential of an exotic insect pest in India[J]. Comput Electron Agr, 2014, 103: 55.

[13] 馮益明, 劉洪霞. 基於Maxent與GIS的鏽色棕櫚象在中國潛在的適生性分析[J]. 華中農業大學學報, 2010, 29(5): 552.

[14] 胡秀, 吳福川, 郭微, 等. 基於MaxEnt生態學模型的檀香在中國的潛在種植區預測[J]. 林業科學, 2014, 50(5): 27.

[15] 王運生, 謝丙炎, 萬方浩, 等. ROC曲線分析在評價入侵物種分布模型中的應用[J]. 生物多樣性, 2007, 15(4): 365.

[16] 雷軍成, 徐海根. 基於MaxEnt的加拿大一枝黃花在中國的潛在分布區預測[J]. 生態與農村環境學報, 2010, 26(2): 137.

[17] 嶽茂峰, 馮莉, 田興山, 等. 基於MaxEnt的入侵植物刺軸含羞草的適生分布區預測[J]. 生物安全學報, 2013, 22(3):173.

[18] 何淑婷, 白碧玉, 但佳惠, 等. 基於MaxEnt的南丹參在中國的潛在分布區預測及適生性分析[J]. 安徽農業科學, 2014, 42(8): 2311.

[19] 陳士林, 索鳳梅, 韓建萍, 等. 中國藥材生態適宜性分析及生產區劃[J]. 中草藥, 2007, 38(4): 481.

[20] 孫輝, 蔣舜媛, 陳士林, 等. 高寒山區瀕危藥用植物羌活產地適宜性及生產區劃分析[J]. 中國中藥雜誌, 2009, 34(5): 535.

[21] 蔣舜媛, 孫輝, 周毅, 等. 寬葉羌活適生地分析及數值區劃研究[J]. 中草藥, 2009, 40(4): 638.

[22] 黃璐琦, 郭蘭萍. 環境脅迫下次生代謝產物的積累及道地藥材的形成[J]. 中國中藥雜誌, 2007, 32(4): 277.

[23] 李白尼, 魏武, 馬駿, 等. 基於最大熵值法生態位模型的三種實蠅潛在適生性分布預測[J]. 昆蟲學報, 2009, 52(10): 1122.

[24] 陳立立, 餘岩, 何興金. 喜旱蓮子草在中國的入侵和擴散動態及其潛在分布區預測[J]. 生物多樣性, 2008, 16(6): 578.

[25] 李文傑, 張時煌. GIS和遙感技術在生態安全評價與生物多樣性保護中的應用[J]. 生態學報, 2010, 30(23): 6674.

[26] 車樂, 曹博, 白成科, 等. 基於MaxEnt和ArcGIS對太白米的潛在分布預測及適宜性評價[J]. 生態學雜誌, 2014, 33(6): 1.

[27] 陳新美, 雷淵才, 張雄清,等. 樣本量對MaxEnt模型預測物種分布精度和穩定性的影響[J]. 林業科學, 2012, 48(1): 53.

[28] Hernandez P A, Graham C H, Master L L, et al. The effect of sample size and species characteristics on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species distribution modeling methods [J]. Ecography, 2006, 29(5) : 773.

[29] 黃林芳, 李文濤, 陳士林, 等.瀕危高原植物羌活化學成分與生態因子的相關性[J]. 生態學報, 2013, 33(24): 7667.

[責任編輯 呂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