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4章(1 / 3)

思考了好一會,他終於想明白。原來馮闊是他生平僅有的勁敵,彼此生出一種知己般的感應。馮闊對他毫無防備的情況下,他居然連突襲的念頭都沒有產生。即使產生突襲的念頭,他也會猶豫是否真的突襲。

不論如何他不會突襲了,因為在他猶豫的工夫,馮闊恐怕已經走出大門之外。

這一對生死勁敵,竟然內心深處產生一種深度的默契。而這種默契完全是馮闊給予鐵遷的。馮闊沒有防備,證明馮闊相信鐵遷“下次決一死戰”的諾言。鐵遷終於明白,自己之所以沒有突襲,根本原因是,在人品上不想輸給馮闊。這種勁敵之間的相信,不僅是人品那麼簡單,包括“武道”之中的武德在內。

既然彼此視作生死勁敵,那麼鐵遷當然不想在未戰之前,在人品、武德方麵先輸給馮闊。在這一瞬間,他內心深處居然要和馮闊比一比人品和武德,這令他自己感覺十分訝異。以至於他自己要想好一會,分析好一會,才弄明白自己為什麼沒有突襲。

然而馮闊真的沒有絲毫防備麼?這個問題恐怕隻有馮闊自己知道。

他究竟有沒有防備,鐵遷難以測透。如果他知道馮闊說的“詭劍”不是“鬼劍”,他想必就能測透馮闊有沒有真正防備了。

可是他完全想不到馮闊說的“詭劍”,不是“鬼劍”二字。

馮闊獨自一人走在夜裏的街上,這一戰來的突然,結束的也非常突然。他孤身一人,闖入虎穴,又輕而易舉的脫出虎穴,他本應為自己的機變和身手得意才是。但他沒有得意,相反,心裏感到無比沉重的壓力。剛才自己雖然將不利的形勢扭轉過來,其實鐵遷若是當真出手,他心裏毫無取勝的把握。他施展詭劍,令鐵遷感覺神秘莫測,可是他自己的實力他自己是再清楚不過的。鐵遷竟然當機立斷,承認這一戰馮闊勝了。這說明鐵遷是個拿得起、放得下,虎死不落架的真正梟雄之才。

這一戰之後,鐵遷必定仔細研究自己的劍法和心法。鐵遷既有梟雄之才,假以時日,說不定便能測透自己“詭劍”的奧妙。他不禁有些後悔,不該告訴鐵遷,自己用的是“詭劍”。

而此時鐵遷站在那院落之中,看著地上被馮闊刺死的三具黑衣人屍體,忽然腦中靈光一閃。

(“鬼劍”,人死變鬼,難道馮闊“鬼劍”的意思便是置之死地而後生?一個人若是把生死置之度外,無所顧慮,全力相拚,劍法威力自然超出平常不止幾倍!)

他按著“鬼劍”的思路繼續思索下去。

(一套劍法名字,不亞於整套劍法的總括,馮闊為什麼把劍法的名字毫不猶豫的告訴我?莫非其中有詐?)

他本就把馮闊的“詭劍”理解成“鬼劍”,又生性多疑,如此一想,思路越來越遠。但歪有歪理,他居然通過“鬼劍”二字得到許多啟示。

(人生如戲,我本不把生死放在心上,可是我在出手的時候怎麼總是顧及自己的生死?被自己的生死牽絆,劍法怎能發揮到極致?)

他居然越想越是興奮,歪打正著,得到很多意外收獲。

馮闊直奔鎮南的大柳莊,心中尋思:“那鐵遷之所以當機立斷,承認我贏了這一陣,必定是心中沒有把握將我擊殺。這對於他來說,是一種挫敗。”他想到這裏,心裏忽然冒出一個古怪的想法。正是這個古怪的想法,決定他直奔大柳莊方向。

(這鐵遷挫敗之下,難免心情有些變化,變得有些頹廢。男人在頹廢的時候,最需要的就是女人的溫柔……)

這個想法確實有些古怪,即使諸葛複生,產生這麼古怪的推測,也無法肯定自己的這個推測是否正確。馮闊雖然無法確定自己的這個推測的準確性,但他的直覺指引著他直奔大柳莊方向。

他日間去大柳莊,本就覺得賀小霜的狀況疑點頗多。賀小霜身上似乎有種奇異的魅力,能夠令人產生為她做些事情的想法。馮闊也一直想明白賀小霜現在的處境到底如何,如果能為她做些什麼,當然最好。馮闊內心深處也一直對賀小霜抱有一種希望,他的直覺告訴他,賀小霜就是他第一次見到賀小霜時的那種人品高貴之人。

他對大柳莊早已輕車熟路,來到大柳莊之後,便直接來到賀小霜居住的小院子後麵。隻見賀小霜房間後窗還亮著燈光,淡淡的燈光之中隱隱傳來賀小霜輕輕的咳聲。他飛身上了賀小霜的屋頂,便伸展開身體,躺在屋瓦上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