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策劃
作者:倚天 魏子 簡淩
小店有作為
三國時代的劉備,臨死的時候曾經囑咐他的兒子劉禪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意思是說壞事雖小,也不要去做;麵對小事,也要以平和的心態把它做好。這句話後來流傳至今,成為許多有誌之士為人處世的警句。
經商之道大致也是如此。產品有大小,市場無大小,關鍵要看是否適合了消費者的需要。有需求就有市場,創業選什麼項目應該由市場決定,而不是跟風湊熱鬧。這些年,不少投資人陷入了“貪大忘小”的誤區,紛紛建大型的酒樓、開礦辦廠……仿佛隻有大的投入才有大的回報,才能受到各方麵的關注,才能成為市場中的風雲人物,而對那些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小店”是倍受冷落的,甚至出現無人願意投資、無人願意經營的局麵。
事實上,一個小店,經營得當,小則養家糊口,中則“一鋪養三代”,養活一家幾代人,大可發展為舉世聞名的大企業,近的如中國的永和豆漿、譚木匠、哎呀呀,遠如國外的肯德基、麥當勞等。
所以,如果你覺得打工賺不到錢,覺得打工不如創業,開公司又沒有大的本錢,那麼,我們建議你開個小店。本期特別策劃我們將教你怎樣才能成功開一個小店,內容涉及如何選項目、如何選址、進貨渠道、經營管理以及售後等諸多實際問題,並列舉了五大經典小本創業項目,以供參考。
有關開店選項:
一要適合自己。俗話說:“隔行如隔山”。因此應盡量選擇與自己的專業、經驗、興趣、特長能掛得上鉤的項目。
二要看準所選項目或產品市場前景。對於創業者來說要多考察當地市場。對所發展項目要有直觀的利潤。有些產品需求很大,但成本高、利潤低,忙活一陣隻賺個吆喝的大有人在。
三要從實際出發,不貪大求全。瞄準某個項目時最好適量介入,以較少的投資來了解認識市場,等到自認為有把握時,再大量投入,放手一搏。
開個熱幹麵店
熱幹麵是武漢人的最愛,經過長時間的發展,武漢周邊城市的人們也比較喜歡吃,但外地人對熱幹麵並不感冒。所以,開店一定要開在武漢人(湖北人)集中的地方。
熱幹麵的傳說
據傳民國二十年,漢口長堤街有個名叫李包的食販,在關帝廟一帶靠賣涼粉和湯麵為生。有一天,天氣異常炎熱,不少剩麵未賣完,他怕麵條發餿變質,便將剩麵煮熟瀝幹,晾在案板上。一不小心,碰倒案上的油壺,麻油潑在麵條上。李包見狀,無可奈何,隻好將麵條用油拌勻重新晾放。第二天早上,李包將拌油的熟麵條放在沸水裏稍燙,撈起瀝幹入碗,然後加上賣涼粉用的調料,弄得熱氣騰騰,香氣四溢。人們爭相購買,吃得津津有味。有人問他賣的是什麼麵,他脫口而出,說是“熱幹麵”。從此他就專賣這種麵,不僅人們競相品嚐,熱幹麵一時紅編整個江城!
入行門檻:12000元
市場前景分析
熱幹麵既不同於涼麵,又不同於湯麵, 麵條事先煮熟,拌油攤晾,吃時再放在沸水裏燙熱,加上調料,成品麵道筋道,色澤金黃油潤,麵條纖細柔韌,調料齊全,滋味鮮香,甚是誘人食欲。
由於其製作過程方便快捷,口味老少鹹宜,為過早(指吃早點)、宵夜的最簡便的小吃選擇。如果在一個人流量相對大的小街小巷,先不說賺多少錢,至少維持一家的生活開支是沒有問題的,店子開的好的話,沒準可以發點小財!本文所分析的店麵為一般家庭作坊式的小本淘金店。簡單分析一下日經營毛收入:某一小區(小城鎮),店麵所波及的範圍,假設日光顧流量120人,毛日收入120*2.5=300元左右,除開各項開支,估計也有100元的收入。
據筆者親眼所見,在筆者所住小區旁邊有一個小熱幹麵館,有兄弟倆共同經營,店麵五、六平方米,設備比較簡單,他們的日銷售量保守估計在150碗以上,兄弟倆比較勤快,生意天天紅火,一年大概有個四五萬塊的純收入吧。
經營運作模式
麵館店的主要客源是在外吃早點的人群,所以一般選擇在人流量較大的寫字樓旁邊,或者人口密集的住宅小區,當然,能夠選擇在學校旁邊是最好的,不管是小學,中學,大學還是一般的職校。開店老板自己應該注意的是,隻要有消費需求和消費能力的地方,就是開店的好地方,沒有比較死定的規則。
麵館的店麵設計不宜誇張,開張的時候有個8平方米左右就可以了,如果生意好,再擴大店麵也不遲。前期店麵開大了,往往會造成過剩的投資。開麵館必須注意的一點就是,店麵一定要簡潔衛生,能夠勾起人的食欲最好了。
關於服務:餐飲行業本身就是一個服務性質的行業,所以服務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有的顧客可能是趕時間或者肚子餓了,不會在意你的服務態度。但是,即使是這樣你也應該服務周到,態度熱情,因為如果你服務到位了,一可以賺取回頭客,再者可以在顧客心中無形地樹立品牌和口碑。那些想吃又不想吃的顧客,你就更要耐心熱情服務了,在這裏你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你的服務技巧。當然,如果你能把那些不想吃的顧客也能拉進你的店子,那你的服務可能就算到家了。
營銷模式是現做現買,有的顧客在店裏吃,有的顧客可能帶走吃,所以老板要根據實際的情況配備餐具,如果情況需要的話,還可以搞點外買送進寫字樓,這時候老板就該請一個夥計做幫手了。
熱幹麵的工藝流程:
1、地道的熱幹麵是水切麵做的,不知道水切麵是不是湖北的特產;
2、開始煮麵啦,但是一定要注意火候,剛剛煮到麵掐斷裏麵看不到白色就要馬上撈起來,否則熱幹麵的嚼勁就沒有了哦;
3、火候到了就馬上撈起來,不能把水也給撈上來了,這個要注意;
4、下麵就是麵的處理了,在麵裏加入小麻油(一般用的是芝麻香油)拌均勻。跟上一張比一下,麵變的油光光的啦,然後就是耐心等待了,一般是晚上做上麵一係列準備,第二天早上正好可以吃,因為拌好的麵必須要涼透,水分也要自然揮發幹;
5、把水煮開以後,就用小漏子把麵裝上,放到水裏沸一下就好,大概20秒吧,但是麵一定要是熟了哦;
6、好,把麵撈上來就要開始放佐料了,注意呀,麵撈上來還是不能帶水的。佐料是醬油、小蔥花、辣蘿卜丁,最關鍵的還有芝麻醬;
7、加上佐料,馬上要開動了;
8、香噴噴,營養又美味的熱幹麵。
特別提醒:
①任何一個行業,都有其獨到之處,本文上麵談的,可能還不盡詳實。如果讀者要開熱幹麵館的話,最好還是到武漢來偷師學藝,臨場實驗一番最好了,熱幹麵的配方還是大有講究的,據說武漢有名的熱幹麵館成天都是排幾十米的長隊,一般的可能也就是斷斷續續幾個人吃了。
②熱幹麵是武漢人的最愛,經過長時間的發展,武漢周邊城市的人們也比較喜歡吃,但外地人對熱幹麵並不感冒。所以,開店一定要開在武漢人(湖北人)集中的地方。
最後,筆者祝大家好運,開熱幹麵館一不小心發點小財!
開個南昌拌粉店
南昌涼拌粉開胃爽口,即便是嚴嚴夏日也令人食指大動。
入行門檻:2萬元左右,其中:①店麵簡單裝修:2000元;②設備、工具:5000元;③租金:1000~2000元/月,季度支付;④流動資金:8000元。
傳說中的南昌涼拌粉
說到南昌美食,自然會提到南昌涼拌粉。南昌涼拌粉具有“韌、爽、鮮、滑”的特點,由於米粉本身筋道,再加上煮熟後馬上入水冷卻,使得米粉絲毫不綿軟,韌性十足;在吃之前又浸一下水,目的是防止由於米粉放置後產生的粘連,過水濾幹能保證粉條吃起來根根清楚、條條滑溜;再加上由以上輔菜佐料拌起來,南昌涼拌粉開胃爽口,即便是嚴嚴夏日也令人食指大動。
涼拌粉的吃法是有講究的,最佳的吃法是和著湯一起吃,賣粉的店鋪裏一般都有放在蒸籠裏蒸著的小小瓦罐,大多是肉餅湯(也叫汽水肉)或者排骨湯,但是這裏麵有不同的作料,有的肉餅湯和著一個蒸蛋,有的裏麵加上小墨魚仔,有的還有枸杞,湯濃濃的,肉味十足,和著噴上麻油的涼拌粉吃,那就一個字,爽!
南昌涼拌粉工藝流程
1、粉的製作過程:南昌涼拌粉是在南昌米粉的基礎上加工製作而成的。南昌米粉曆史悠久,主要製作原料是優質晚米,經過浸米、磨漿、濾幹、采漿等多道工序製作而成,與其他地方所產的米粉不同,對粉的韌性要求特別高,未煮的生粉根根結實、透明,煮後的熟粉條條細嫩、潔白,具有久泡不爛、久炒不碎、韌而不硬的特點;
2、將米粉加工成南昌涼拌粉:先將米粉放入水中煮熟,後將熟粉從熱鍋中倒入冷水盆中急驟降溫,放入簸箕中將水濾幹;
3、待吃時可依據氣溫隨意地選用熱、冷水,用笊籬裝上一人份的米粉飛快地在水裏浸上幾秒鍾,麻利地抖幹笊籬內的殘水將粉倒入碗中;
4、加入佐料拌勻,放入鹽、胡椒粉、味精(雞精)、醬油、麻油(香油)等調味料,以及蒜末、蔥花、鹹蘿卜幹、雪裏蕻菜沫、油炸花生米等輔菜,最最重要的是加上南昌人喜歡的,由幹辣椒末製成的辣椒醬,拌勻後即可食用。
開個南昌涼拌粉的經營策略
市場前景分析:南昌涼拌粉製作過程方便快捷,老少鹹宜,是過早(指吃早點)、宵夜的佳品。一般來說,隻要一個地方人流量大,或者人聚居量大,開一南昌涼拌粉小吃店生意肯定不錯!開南昌涼拌粉小吃店投資小,收益快,而且不需要多的人手,兩個人開個小店足足可以把它做的風風火火!
據筆者調查,一般的小店如果選址不是太差,一天買個幾十上百碗是沒有多大問題的。據說,南昌中山路旁的一個拌粉小吃店,據說一天最的銷量有500碗之多,可見其小本生意也可以淘大金!
如何選個好店麵:
一、要根據經營內容來選擇地址。
一般來說小吃店主要是為了方便上班一族,當然也包括有時間自己不願意做的吃的“懶人”,選在人流量大的街市是比較好的,靠近學校、工廠也不錯。
二、要選取自發形成某類市場的地段。
在現實生活中,管理部門並沒有對某一條街。某一個市場經營什麼做出規定,但在長期的經營中,該街該市場會自發形成為銷售某類商品的“集中市場”,人們一想到購買某商品就會自然而然地想起這條街、這個市場。因此,在開店選址時,一定要重視自發市場的好處。一般來說,將店開在“物以類聚”的地方,自然顧客較多,“錢途”較好。
三、有的時候“傍個大款”也不錯。
要是你對選址一點主意都沒有,那麼“傍大款”也許是一條很好的選址方法。即把店鋪開在同類行業巨頭的附近,甚至可以開在它的旁邊。例如,你經營吃的,那你就將店鋪開在“麥當勞”、“肯德基”的周圍。因為,這些著名的洋快餐在選擇店址前已做過大量細致的市場調查,挨著它們開店,不僅可省去考察市場的時間和精力,還可以借助它們的品牌效應,“揀”些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