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三蹄
悅讀
作者:李晉
明洪武五年的某日,富商沈萬三打理好錢莊賬務回到府中已是子夜了。此時正值深秋,時有涼風吹來,吹蕩起沈萬三頦下花白的胡須。
沈萬三穿過前院,看到廚子宗庸的房間還透著微微燭光,沈萬三走上前去,“篤、篤、篤”,輕輕敲起了門。
門在“嘎吱”聲中緩緩地打開了,手拿書卷的宗庸一臉驚奇,忙作揖道:“老爺,您怎麼來了?”
沈萬三微笑說:“路過看看先生,先生大病初愈,不可因看書而過度勞累。”
宗庸感激地說:“承蒙老爺關心,這次如不是老爺相救,小人恐不在世間了。”
沈萬三握著宗庸的手道:“先生不必客氣,天色已晚,先生早點休息,我就不打擾先生了。”隨即告辭離去。
宗庸目送著沈萬三消失在庭院深處的夜色裏,眼角不由閃動著淚光。
四年前的冬季,沈萬三出門踏雪尋梅歸來,看到府宅大門石獅子下躺著一個衣衫破爛、已經昏迷的中年人,他忙喊出家丁把人扶到府中,中年人蘇醒後,告知沈萬三,其名叫宗庸,是皖籍人士,因逃荒來到周莊。沈萬三見他可憐無依,收留了他,落腳後的宗庸主動請纓到夥房做了廚子,時間一長,沈萬三發現宗庸並非俗人,他擅做各式菜肴,尤其精於烹飪豬蹄髈,他燒製的蹄髈色澤紅亮瑩潤,肥嫩肉酥,品嚐入嘴有一股特殊的醇香,這很合沈萬三的胃口。故沈萬三一直沒有把宗庸當下人看,閑暇時還經常和他品茶清談,通過交流,沈萬三發現宗庸學識也很淵博,這更使他對宗庸心生敬意,他曾多次邀宗庸幫他打理生意,可宗庸總婉言推卻。當不久前,宗庸染上風寒,多方診治仍不見起色後,沈萬三焦急萬分,遣人攜重金快馬請到江南名醫莊伯和前來醫治,服了十幾服莊醫師所開的藥方,經過數月的調養,宗庸病體終得痊愈。
轉眼到了洪武六年,這年的秋季,皇帝朱元璋到周莊巡遊,沈萬三很隆重地接待了朱元璋,在宴席品嚐了燒蹄髈後,朱元璋讚譽有加,在酒足飯飽臨別之季,他笑著拍了拍沈萬三的肩膀說:“你很好,很好啊。”
送走皇帝後,沈萬三興致頗高,他再次邀請宗庸到自己的書房裏清談,說了幾句閑話後,宗庸忽然說:“老爺,可知正有一場大禍向您威逼而來?如不提早準備,會有殺身之禍!”
沈萬三一臉輕鬆,不解道:“先生怕是危言聳聽吧?”
宗庸正色道:“我想請老爺做個抉擇,性命和財富哪個更重要?”
沈萬三不加思索地回答:“當然性命重要,沒有性命,哪有財富可享?”
宗庸頓了頓說:“老爺今天沒有看到聖上在宴席的麵容嗎?眼神中有慍色閃過,最後拍老爺肩膀時,那笑中分明隱含了一股怨恨,老爺富可敵國,加之老爺曾資助過偽吳王張士誠,難道聖上不疑心妒忌於您?”
沈萬三隻覺得脊背上冒出一陣冷汗,緩聲問道:“先生所言極是,敢問有何應對良策?”
宗庸說:“散財求平安,得萬民之心,當能保命。”
之後幾年,沈萬三傾盡家財,在江南地區廣肆修橋鋪路。要是聽說哪個地方遭災,無論多遠,他必會奉上銀兩幫助救災,拯救了無數黎民於水深火熱之中。當獲知朱元璋要修南京城牆時,他出資襄助,但朱元璋並不領情,上朝時還是說要殺了沈萬三這樣擁有不義之財的刁民,大臣紛紛諫言:“沈萬三積善為樂,殺他恐引起天下人公憤啊!”數日後,朱元璋不顧群臣反對,降旨將沈萬三財富充公,發配雲南。
離開周莊的前夕,已至隆冬,冷意讓沈萬三盡顯蒼老和憔悴,他想和宗庸辭別,卻怎麼也找尋不到。這時在送別的百姓當中,有一孩童上前遞給沈萬三一封信函,說是受一位叫宗庸的先生委托轉交的。
沈萬三急忙打開信函,箋紙上寫道:“小人原是安徽淮南錦繡酒樓主人,後投靠聖上拚打江山,開國後被委任為四品侍讀,派遣安插到老爺身邊充作耳目,近得聖上飛鴿傳書,要小人於發配途中謀害老爺,承蒙老爺照顧多年,怎忍心加害?故以死謝恩。箋後文字是小人祖傳烹燒蹄髈秘方,老爺若以此為業,必衣食無憂……”
沈萬三看後,信件如飛蛾般從手中滑落,緊閉的雙眼流下兩行渾濁的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