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維生素D對免疫係統影響的研究進展(2 / 3)

2.5維生素D對抗原提呈細胞的影響

抗原提呈細胞(APC)是指具有攝取、處理抗原並將抗原信息提呈給T淋巴細胞的一類細胞,又稱輔佐細胞。分為專職抗原提呈細胞和非專職抗原提呈細胞,前者有:樹突狀細胞、B淋巴細胞等,後者常見的有:內皮細胞、成纖維細胞等。

樹突狀細胞(DC)是到目前為止被認為功能最強大的抗原提呈細胞。DC的來源有兩個途徑:①骨髓樣幹細胞來源的MDCs,與單核細胞、粒細胞有共同的前體,比如朗格漢斯細胞。②淋巴樣來源的有LDCs或稱PDCs,與T細胞、NK細胞有共同的前體。MDCs是專職的抗原提呈細胞,而PDCs主要參與免疫耐受。

早些年的研究[20]表明1,25-(OH)2-D3能夠抑製單核細胞向DCs分化;而且還能抑製幼稚DCs的成熟,而T細胞不能被激活,抗原呈遞能力被降低,DCs亦可下調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MHC)Ⅱ類分子和共刺激分子CD40的表達,使IL-12分泌減少,IL-10分泌增加,產生免疫耐受。近年研究發現被維生素D抑製的DCs,仍然能激活CD4+T淋巴細胞並將致耐受性傳遞給被抗原激活的受體細胞,這種耐受性傳遞被認為與L-10有關[21]。

3維生素D對免疫性疾病的影響

基於維生素D能抑製Thl細胞的活性,減弱Thl細胞調節免疫應答,維生素D在免疫性疾病及器官移植免疫反應中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3.1維生素D與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是T細胞介導的器官特異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有研究[22]發現母親懷孕期的低維生素D水平,可增加胎兒生後發生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風險;相反,若在懷孕期間或嬰幼兒期補充維生素D則能降低1型糖尿病的發生率。低水平維生素D亦可能增加發生酮症酸中毒的風險[23]。國內學者朱焰等[24]研究認為維生素D在兒童T1DM發病中的存在潛在保護效應,李雪豔等[25]亦發現規律、足量服用維生素D能降低T1DM的發病率。

3.2維生素D與風濕性關節炎

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以滑膜炎和骨侵蝕為主要病理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已經證實在此病主要病損部位的關節軟骨細胞、滑液細胞和巨噬細胞上均有VDR表達。維生素D與VDR結合之後,可作通過樹突狀細胞和T、B淋巴細胞來抑製炎症細胞因子的分泌,如抑製白細胞介素(IL)-17、幹擾素-γ等的合成,促進抗炎細胞因子的分泌,參與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免疫調節[26]。Pelajo等[27]研究發現補充維生素D可預防或延緩早期膠原性關節炎小鼠關節炎的發生,並且可避免模型鼠的關節炎進展和惡化。近來,多項研究表明維生素D對關節症狀、病情評估等均有影響,如晨僵、關節腫脹指數、關節壓痛數、血沉、CRP等[28,29]。

3.3維生素D與其他疾病

有研究表明係統性紅斑狼瘡患者普遍存在維生素D含量低下的情況,係統性紅斑狼瘡患者的炎症本身可能提高維生素D的分解代謝,從而導致患者維生素D缺乏,而低維生素D水平則又可能會引起一個持續炎症的過程[30,31]。

維生素D能夠防止自身免疫性腦炎模型的實驗小鼠的疾病進展[32]。同時,維生素D3可通過抑製T細胞激活和白介素-1(IL-1)、IL-2、IL-6、IL-12、腫瘤壞死因子(TNF-α)和幹擾素(IFN-γ)等細胞因子的分泌,與哮喘的嚴重程度及疾病控製有關,在預防兒童哮喘方麵發揮重要的作用[33]。此外,維生素D與多發性硬化症、潰瘍性結腸炎、強製性脊柱炎、幹燥綜合征、自身免疫性肝病、白塞病、家族型銀屑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生發展亦有研究。

4維生素D與器官移植

維生素D的免疫抑製作用已經被嚐試著運用於器官移植方麵,並被證實能夠明顯延長移植器官的存活時間。早些年就發現維生素D及其類似物在動物實驗中能夠明顯延長移植肝的壽命,近年,Bitetto等[34]報道稱1,25-(OH)2-D3在人肝移植(LT)中亦能減低排斥反應的發生率並且能夠誘導免疫耐受。Xing等[35]研究認為1,25-(OH)2-D3可能是通過增加Treg而減少排斥反應的發生率。Sheikh-Ali等[36]的研究結果表明低水平1,25-(OH)2-D3與排斥反應之間沒有明顯聯係,但是維生素D水平低於30μg/L的患者,其排斥反應的發生率會增加。Corey等[37]發現終末期肝病在等待肝移植的患者,其維生素D水平低下及骨疾病非常普遍,通過糾正後患者多能維持正常的血鈣水平,並沒有發展為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Chaney等[38]的研究結果亦表明在評估等待接受肝移植患者的過程中、重度維生素D缺乏很普遍,在增加維生素D替代治療後大多能得到改善,但患者維生素D的缺乏與肝髒移植及其功能狀態、骨折和肝移植後的再入院率之間並沒有明顯關聯。

此外,近年有關維生素D對延長移植物如胰島、皮膚、腎髒等的影響均勻研究。

總之,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1,25-(OH)2-D3傾向於誘導移植術後的免疫耐受,能明顯降低排斥反應的發生率,但要證明上述結果還需要更多研究人員通過加大樣本的病例開展前瞻性對照研究來證實。

5問題與展望

目前,人們對維生素D在免疫係統的分子作用機製方麵的研究已經取得了重要進展。這些研究成果使得維生素D及其類似物在治療免疫性疾病中取得了重大突破,但維生素D在治療免疫性疾病時的量效關係尚有待解決,且維生素D的作用機製是否依賴於其對鈣磷水平的調節亦不甚清楚。另外,維生素D抑製移植器官的免疫反應尚基於大量的動物實驗,其能否作為一種新的移植器官免疫反應的治療藥物有待進一步研究與證實。

[參考文獻]

[1]杭雁.維生素D對人免疫功能影響的研究[J].內蒙古醫學院學報,2010,32(1):43-46.

[2]BaekeF,TakiishiT,KorfH,etal.VitaminD:Modulatoroftheimmunesystem[J].CurrentOpinioninPharmacology,2010,10(4):482-496.

[3]LuYM,ZhangH.EffectsofelectroacupunctureonT-lymphocytes,spleenindex,thymusindexandlymphopoiesislevelsinstrenuousexercise-inducedstressrats[J].AcupunctureResearch,2012,37(2):136-139.

[4]宋淑軍,劉俊麗,徐冰心,等.維生素D對糖皮質激素免疫抑製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華臨床醫師雜誌,2013,7(23):10802-10805.

[5]MonteiroP,PerezI,LagunoM,etal.DualtherapywithetravirineplusraltegravirforvirologicallysuppressedHIV-infectedpatients:Apilotstudy[J].AntimicrobChemother,2013,69(3):742-748.

[6]KongsbakM,SchjerlingP,OlgaardK,etal.VitaminDcontrolsTcellantigenreceptorsignalingandactivationofhumanTcells[J].NatImmunol,2010,11(4):344-349.

[7]KongsbakM,LevringTB,GeislerC,etal.ThevitamindreceptorandTcellfunction[J].FrontImmunol,2013,4:148.

[8]BackO,BlomquistHK,HernellO,etal.DoesvitaminDintakeduringinfancypromotethedevelopmentofatopicallergy[J].ActaDermVenereol,2009,89(1):28-32.

[9]HughesDA,NortonR.VitaminDandrespiratoryhealth[J].ClinExpImmunol,2009,158(1):20-25.

[10]祈曉平,黎介壽.1,25-二羥維生素D3對Th1優勢應答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J].解放軍醫學雜誌,2006,31(11):1053-1055.

[11]BettelliE,KornT,KuchrooVK.Th17:ThethirdmemberoftheeffectorTcelltrilogy[J].CurrOpinImmunol,2007,19:652-657.

[12]PludowskiPL,HolickMF,PilzS,etal.VitaminDeffctsonmusculoskeletalhealth,immunity,autoimmunity,cardiovascuIardisease,cancer,fertility,pregnancy,dementiaandmortality-Areviewofrecentevidence[J].AutoimmunRev,2013,12(10):976-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