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一定要學會構築你的關係網(1 / 1)

人際關係網絡一經固定,或者成為相對固定結構,就會成為適應這個個體客觀需要的人際結構。那麼,在你建造自己的人際結構的時候,該遵循哪些法則呢?

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為了攻占某個特定目標,人際體係必須形成一個整體,握成一個拳頭。這就是說,一個合理的人際結構,應當通過巧妙的聯係把各類人物有機地統一起來,從而使自己能夠在整體上發揮出最佳的功能。這個整體原則,就是我們確定合理人際結構的最基本原則。

整體原則要求我們正確地選擇人際結構的基礎。孔子主張“仁者之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墨子主張“兼愛”,認為“愛人者,人亦從而愛之;利人者,人亦從而利之”。現代學者梁漱溟先生也指出:在我國,人與人相處時,要各以對方為重,即所謂“禮讓為國”。

可見,“以心換心”乃是各種類型交際的基礎。換句話說,交際的關鍵在於理解別人的幸福和不幸,關心別人的命運,幫助別人,重視別人像重視自己一樣。

這是人類認識中最敏感的範疇之一,它所認識的不是思想,而是別人的感情和心情。“把別人的感情當成自己的”(席勒)——這一發現是對待別人的正確的、惟一可信的立場,更是建造人際結構的最可靠的基礎。

俗話說:“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當人際感情到了一定的深度,就會勁兒往一處使,心往一處想,無往不利,所向披靡。

行星圍著太陽轉

在本世紀初,科學家們打開了原子的大門。他們發現,原子中繞核運轉的電子,隻能處在一係列不連續的、分立的穩定狀態,這些狀態分別隻有一定能量,其數值各不相等,把這些狀態的能量按大小排列,就像梯級一樣,科學家們稱之為“能級”。

這一新穎的“能級”概念,給現代人際關係研究者以深刻的啟示:穩定的結構是一個具有不同層次、不同能級的複雜係統。在這樣的係統中,每一個電子根據本身能量的大小而處於不同的地位,這樣才能保證結構的穩定性和有效性。

一般說來,按照能級原則,應當使我們的人際結構自然地形成核心、外轉、邊緣這樣三個部分,就是說,既要將那些對於實現目標有決定意義的人物放在中心的、主導的地位,又要讓一切有關的人物在整個人際結構中占有恰當的、相應的位置。

這樣,整個人際體係就像自然界的太陽係一樣,太陽係的大行星圍著太陽旋轉,一層比一層比重輕,一層比一層範圍更廣,形成一個比例協調的統一體。

為達此目的,我們在建造人際關係結構過程中,就切不可平均使用力量,全麵出擊,也不可畸輕畸重,以偏概全,愛之則如膠似漆,惡之則不屑一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