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業界

資訊業界

市場

1霸王砍掉涼茶重新聚焦主業

——“2013年,霸王涼茶業務已經全麵停掉,今後主業將回到洗發水主戰場,讓主業恢複元氣。”霸王集團表示:“飲料需要持續的廣告效應驅動,對我們來說,這幾年都在虧損,主業在虧損,還要養涼茶,又要繼續投入,不現實。”從上市到全麵終止,涼茶業務僅僅維持了不到4年時間,“做食品的經銷商和日化經銷商完全不一樣,霸王涼茶沒有借到任何洗發水渠道(商超渠道為主)的優勢,所有的渠道(街頭店等流通渠道為主)都需要重新投入。”

2達能向恒天然高調索賠

——近日,達能和恒天然終於還是“扭打”到了法庭上:達能在新西蘭高等法院啟動了法律程序,並在新加坡啟動仲裁程序,索賠補償。2013年8月份爆發的恒天然肉毒杆菌烏龍事件,使達能在華主要奶粉業務(多美滋)傷筋動骨,損失慘重,市場恢複起來異常艱難。而雙方在賠償談判上意見不合,達能無法接受恒天然7000萬元人民幣賠償,恒天然也無法承擔達能期望中的23億元人民幣。業內分析,達能高調索賠,實際意義是為挽救聲譽。

3飛鶴收購艾倍特

——近日,飛鶴乳業宣布將斥資全麵收購吉林艾倍特,二者已經達成收購協議。此次飛鶴收購艾倍特是看中了其地緣優勢、自有牧場的奶源優勢以及強勢的嬰童渠道,有利於對南方市場進行深耕,提高市場份額,收購後艾倍特仍在原有嬰童渠道獨立運營。業內人士認為,新版奶粉生產審查細則的正式頒布或將推動乳業大規模並購。

4歐萊雅收購美即獲批

——歐萊雅近日發出通告,確認其收購中國最大麵膜商美即控股的交易獲商務部通過,這一收購的“所有法律程序已經走完”,內部程序則有待進一步落實。收購完成後,歐萊雅將繼續保持美即在廣州的運營。通告指出,通過美即品牌的加入,歐萊雅大眾化妝品部將加速實現在中國這個戰略市場上繼續贏得新消費者的目標。分析認為,在卡尼爾退出後,美即加盟歐萊雅,將有助於填補歐萊雅中國區在商超貨架渠道的空白。

5卡尼爾中國謝幕

——近日,歐萊雅公司以內部郵件的方式向大眾化妝品部通知,歐萊雅旗下卡尼爾品牌將停止所有產品在中國市場的銷售,涵蓋多款男式、女式護膚品。此次卡尼爾退出中國市場,是歐萊雅1997年進入中國市場後首次做品牌減法。成立於1904年的卡尼爾品牌1965年被歐萊雅集團收購,2006年進入中國。分析稱,卡尼爾在中國市場占有率太低,而在當前的環境下,保留盈利能力強的主力品牌才是不錯的選擇。

6立白進軍大日化

——近日,立白集團宣布啟動公司成立20周年的“大營銷”戰略,進入多品類日化。據悉,立白內部已提出“將立白集團推向國際舞台,做成中國的寶潔”口號,不再滿足於二、三線市場僅僅洗滌產品的市場盤子。從單一的洗滌範疇擴散到家居、個人護理、嬰童產品等,有意將原來中低端的層次定位提升到中高端。業內分析,對標寶潔更多是口號,如今立白在家居用品等領域的競爭首先得要打贏上海家化、莊臣等。

渠道

1衣戀開放加盟下沉三、四線城市

——進入中國市場近20年並一直堅持直營模式的韓國零售商衣戀集團,近日決定開放在中國三、四線城市的服裝品牌加盟業務。衣戀目前在中國的一、二線城市及部分三線城市均擁有賣場,2011年賣場數量達到5093家,成為中國所有國際時裝企業裏擁有專賣店最多的公司。開放加盟要求公司有非常強的管控能力,包括產品管控和運營管控,如果管理能力上不去,開放加盟也未必是一件好事。

2寶馬渠道整編進入深水區

——近日,寶馬銷售大區變革方案正式推行。2014年寶馬將會在東、南、西、北四個大區的基礎上演變為五個大區,將經銷商網點密集的東區拆分為東、東南兩個區域,將浙江、安徽兩省劃入東南區進行管理。每個區域將根據市場情況適當增加區域經理,一個區域經理將隻管理8~10家經銷商,以實現更高的銷售管理工作質量。此番動作反映出寶馬不重銷量重內涵的計劃,而如何讓經銷商配合,卻是接下來的重點。

3旁氏銷售渠道“降級”麵臨商超下架

——近日,聯合利華旗下大眾品牌旁氏的銷售渠道正由專櫃銷售 “降級”為貨架銷售,同時在部分屈臣氏賣場則麵臨著下架的窘境,引發旁氏將退出中國市場的猜想。對此,聯合利華北亞區副總裁曾錫文表示,旁氏不會退出中國市場,目前隻是進行渠道的調整,主要是強化在商超渠道的優勢。“可能在大商場的專櫃進行收縮,一些超市也主要以貨架陳列為主。”分析稱,旁氏因沒有跟上消費者成長,而錯失了市場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