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參加中共
新中國成立後,宋慶齡一切都按黨的指示辦,她說:“國民黨早已結束了它的曆史使命,隻有共產黨能團結全國人民把中國搞好。社會主義就是新三民主義的發展”。她再次提出了要加入中國共產黨的願望。
1957年4月,劉少奇到上海視察工作時,偕夫人王光美一起專程前去看望宋慶齡。兩人談起了中國共產黨正在開展的整風運動。劉少奇說:“孫中山先生很有魅力和才華,獻身革命幾十年如一日,之所以沒有取得成功,就是因為沒有一個好的黨。”宋慶齡點頭表示讚同。劉少奇又說:“共產黨吸取了這個教訓,才領導革命成功了。現在,我們號召群眾幫助我們整風,目的就是使我們的黨更好。”宋慶齡聽後興奮地表示:“黨中央采取的這個態度很好,我相信黨一定會越來越好。”
“我相信黨一定會越來越好”,充分表達了宋慶齡對於中國共產黨的熱愛和信賴之情,也表達了宋慶齡對中國共產黨的堅定信仰。
正是借這次相見的機會,宋慶齡把深藏心中多年的願望——“加入中國共產黨”當著劉少奇的麵,又一次正式提了出來。
劉少奇聽後十分高興,但他慎重地表示:“這是一件大事情,我將轉報黨中央和毛主席。”
不久,劉少奇、周恩來一起到上海看望宋慶齡,懇切而又略帶歉意地告訴她說:“黨中央認真地討論了你的入黨要求,從現在的情況看,你暫時留在黨外對革命所起的作用還更大些。你雖然沒有入黨,但我們黨的一切大事,我們都會隨時告訴你,你都可以參與。”
宋慶齡聽了心情很不平靜,但是她點頭表示理解:她服從黨的決定,尊重黨的意見,以同黨密切合作的非黨人士身份開展工作,在許多方麵的確能夠起到共產黨員所不能起的特殊作用。
事實上,中共中央雖然沒有明確從組織上吸收宋慶齡入黨,但新中國成立後一直把她當作一位特殊黨員尤其是當作黨的領導同誌來對待。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宋慶齡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宋慶齡長期承擔了大量的國務活動。與此同時,她把許多精力投入婦女與兒童的文化、教育、衛生與福利事業中。之後,她一直擔任中華全國民主婦女聯合會名譽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婦女聯合會名譽主席和中國人民保衛兒童全國委員會主席職務。1950年,她被選為世界和平理事會理事。1952年,被選為亞洲及太平洋聯絡委員會主席。從上世紀50年代起,中共中央就決定專門送中央文件和外交文件給宋慶齡閱讀,遇到一些重大事件,中央領導同誌總是當麵通知並征求她的意見。長期以來,黨的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等總是對宋慶齡高度信任和萬分尊重。1954年9月,宋慶齡當選為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1956年,中國共產黨邀請她列席了第八次代表大會。1957年,中共中央決定宋慶齡和郭沫若、沈雁冰一起作為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代表團的成員,參加在莫斯科舉行的社會主義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會議。毛澤東曾對當時的蘇共領導人說:宋慶齡和郭沫若、沈雁冰現在雖然不是黨員,但我們把他們當成我們黨的同誌一樣看待。宋慶齡聽了很是激動,銘記在心。1959年4月7日,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宋慶齡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1965年1月,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她再次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劉少奇曾對王光美說過:“曆次關鍵時刻,宋副主席一直是支持我們黨,同人民在一起的。她的貢獻甚至超過了我們黨的一些負責同誌。”可是宋慶齡從來沒有想過這些,說過這些,她追求黨,隻是為了奉獻自己。用她自己的話來講:我雖沒有參加中國共產黨,但是我參加了中國革命。盡管在“文化大革命”那樣令人痛心疾首的年代裏,宋慶齡也身處逆境,麵臨著衝擊的危險,但她對黨的信念從來沒有動搖過。
1975年1月,在第四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她再次當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1978年2月,在第五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她連任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1980年8月30日,她在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擔任大會執行主席……
自從追隨共產黨後,宋慶齡總是一以貫之地將其所有聰明的智慧和才華、辛勤的勞動和心血都傾注在了中國革命事業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