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宋慶齡入黨記(1 / 3)

風雲人物

作者:孟紅

偉大的女性宋慶齡,1915年不顧父母反對,毅然與孫中山結合,攜手捍衛共和。從上世紀20年代起,宋慶齡即支持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共產黨領導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最艱苦的歲月裏,她以自己的睿智與反動統治階級的代表人物抗爭,給革命事業以博大無私的援助。新中國成立後,她作為國家領導人,在國際和國務活動中更顯示出了一個偉大女性的崇高風範,獲得普世尊敬。為了便於代表黨的統一戰線,為黨做更多的工作,她一直未能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病危中,她最後一次向黨中央鄭重提出入黨申請……

世界共產黨黨員

宋慶齡早年追隨孫中山先生,致力於革命民主主義事業。孫中山逝世後,她是孫中山的理想和事業的堅定繼承者,同國民黨右派進行了長期、艱苦卓絕的鬥爭。她“在荊棘裏潛行,在泥濘中奮戰”,通過不斷摸索、對比、鑒別,終於找到了中國共產黨。從此,她堅定地和中國共產黨站在一起,竭誠擁護中國共產黨的政治主張,為中國的人民民主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為發展中國與各國人民之間的友好合作,保衛世界和平嘔心瀝血,鞠躬盡瘁。

宋慶齡很早就向往加入中國共產黨。她於1937年就提出過要加入中國共產黨的願望,但當時黨的秘密組織以“你現在就是共產黨員了”作為答複。

那是1937年的一天,在和上海秘密黨組織派到她身邊工作的李雲談話時,她突然放低了聲音,輕輕問李雲說:“我現在算不算黨員?”

李雲心裏一熱,但不能直接回答,就說:“我回去問問。”

過了一天,李雲按組織的交代,回答她說:“你和共產黨員一樣。”

宋慶齡微笑地點點頭。

據李雲後來回憶,那天宋慶齡表現得特別高興,一定要留李雲吃飯,並且要給她做一個“我最拿手的,涼拌紫菜頭”。

其實,從後來公開的一份共產國際檔案資料中可以看到,宋慶齡不僅早有入黨要求,而且早在20世紀30年代初,就已經加入過共產黨了。

這份文獻,是共產國際聯絡局派往遠東的一位代表,在1934年5月與共產國際聯絡局負責人談話的備忘錄。

談話的最後部分,特別提到了共產國際遠東局與宋慶齡的關係。報告人稱:“關於孫新林(孫夫人)的問題。她是個好同誌,可以留在黨內。但是,把她吸收入黨是個很大的錯誤。是代表(指共產國際此前派駐中國的政治代表)提出接受她入黨的……她願意獻出一切。她對秘密工作有著很深刻的理解。她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出色地召開了反帝大會。而她一旦成為黨員,她就會失去其特有的價值了。”(俄羅斯當代曆史文獻保管與研究中心檔案,全宗號514 ,目錄號2 ,卷宗號224)

在這裏可以看出,早在1934年春天以前,宋慶齡實際上就已經加入共產黨了。隻不過,當時秘密吸收她加入的是共產國際,即所謂世界共產黨。

從廖承誌的回憶來看,宋慶齡的入黨時間似乎更早一些。

據廖承誌回憶,1933年5月,他剛剛從英國巡捕房被保釋出來,宋慶齡突然神秘地來到他家與他秘密接頭。

宋慶齡巧妙地支走了廖承誌的母親何香凝,找到了單獨與廖承誌談話的機會,明確告訴他:“我是代表最高方麵來的。”

“最高方麵?……”廖承誌一時有些驚異地望著宋慶齡。

“國際!”宋慶齡隻說了兩個字,隨後又補充說,“共產國際。”

“啊!”廖承誌幾乎叫了出來。

“冷靜點!”宋慶齡說,“隻問你兩個問題:第一,上海的秘密工作還能否堅持下去?第二,你所知道的叛徒名單。”

廖承誌回答說:“第一恐怕困難。我自己打算進蘇區。第二這容易,我馬上寫給你。”

“好,隻有十分鍾。”宋慶齡微笑著,打開小皮包,摸出一根香煙,自己點了火,然後站起身子,往廖承誌母親的房間走去。

廖承誌飛快地在一張紙條上寫出名單,隻十分鍾,宋慶齡就出來了。她接過紙條,打開皮包,取出一根紙煙,把上半截煙絲挑出來,麻利地把廖承誌寫好的那張紙條卷成卷兒塞了進去,然後放進皮包裏,同何香凝、廖承誌道過別後,就匆匆離開了。

廖承誌寫道:“盡管過了將近50年,但那短暫的不及半小時的每一分鍾,我都記得清清楚楚。”

不難判斷,這個時候代表“最高方麵”來秘密接頭的宋慶齡,已經加入共產黨了。隻不過,她入黨並沒有經過當時的中共中央或中共在上海的秘密機關,而是由共產國際派駐中國的代表直接發展的。而在中國共產黨方麵,很長時間並不清楚宋慶齡的這一特殊身份,也沒有她入黨的任何記錄,這也就是為什麼她在1949年以後仍然要提出加入中國共產黨,並且直到臨去世前才正式取得了中國共產黨黨員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