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 lzza:讓“附加值”成為“常規項”
財智+
作者:馮一凡
Michael Izza:Let Added Value be Conventional Option
近20年來,中國在會計領域的發展速度之快,全球有目共睹。也正因此,中國正持續麵臨會計人才短缺的問題。越來越多的企業不再滿足於傳統財會人才,而是將目光更多地投向於高端、專業、複合型的財會人才。為此,《新理財》記者特邀請了英格蘭及威爾士特許會計師協會(ICAEW)首席執行官Michael lzza先生,在高端財務會計人才的培養與未來財務管理發展趨勢等方麵分享了他的觀點。
做數據的“監護人”
Izza先生回憶,“記得在2007年,我第一造訪中國,當時中國政府曾表示,將培養大約三百萬優秀的會計人才,以供高速的企業財務管理發展需求。我相信,中國目前還沒有實現這個目標,未來對於會計人才的培養,仍然將是中國財務領域重要的工作之一。”
lzza先生認為,除了相應的專業會計人才,中國目前急需整體框架結構的支撐,讓企業財務會計能夠更加清晰化、透明化,提供更高的可信度。而這一點也恰恰是現任政府所極力推行的,相信在這樣的頂層設計指引下,中國企業財務體係與人才架構都將更快地與國際接軌。
ICAEW大中華區總監黎日忠(James Lee)認為,在中國,許多專業財務會計人才,都集中在會計師事務所,特別是高端會計人才與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職場黏度”頗高。黎日忠坦言,在西方國家,具備從業資格的會計師會選擇事務所學習和熟悉專業的審計工作,但到一定階段,大部分會計師會選擇走出事務所,進入到企業,承擔企業中重要的財務工作,並最終成為一名CFO。然而在中國,情況卻略有不同,實體企業中的財務人員,往往沒有事務所的工作經驗,對於審計工作並不了解,這些往往會阻礙他們職業的發展,甚至影響到企業財務水平。
lzza先生同時表示,當前世界科技水平發展迅猛,互聯網、大數據、雲技術的概念顛覆傳統的行業規則,也深深影響著財務管理的方式。傳統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工作未來將可以通過電腦程序自動完成,這種趨勢也將迫使財務人員的職業定位更為高端,對於其判斷能力、理解能力的要求也更為嚴格。“這些過去人們認為的‘附加值’將很快成為CFO們必須具備的素質。”lzza先生稱。
黎日忠補充說,未來CFO們必須要對宏觀經濟、金融及外彙市場有更深刻的認識,更需要了解整個行業的發展規律,判斷未來行業潛在價值,“CFO應當看到全球市場的變化,有更開闊的視野,而非僅僅局限在企業內部的財務數據,要做數據的監護人,而非被數據捆綁。”
CFO危機應對大考
對於近幾個月出現的,中國資本市場與人民幣外彙市場的巨幅波動,Izza先生認為,中國企業的CFO們應妥善應對。“作為上市公司的CFO、財務總監或董事會秘書,應當積極配合CEO與董事會,向投資者解釋說明公司的基本麵是否存在變化,行業的發展趨勢是否存在變化,何種原因造成股票價格大幅波動,等等。”Izza先生舉例說,伴隨中國股市的大幅下跌,全球股市都受到負麵影響,蘋果公司的股價早前一度大跌。8月24日,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Tim Cook)采取了一種超常的措施來安撫投資者:他給CNBC明星記者吉姆·克萊默(Jim Cramer)發了一封電子郵件,說明雖然全球市場都在下跌,但是公司各項業務經營狀況良好。“正是這封郵件,讓連續多日下跌的蘋果股票開始回升,8月24日蘋果股價在大幅低開後逐步拉升,庫克這封電子郵件幫助蘋果這家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當天挽救了780億美元的市值。這聽上去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但它恰恰反映出蘋果公司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這是值得企業CEO與CFO們學習的。在經濟形勢存在不確定性的時代,財務領導者要做到靈活應變,把握與投資者溝通的良機,建立企業與個人誠信。”曾擔任企業CFO多年的Izza先生認為,與投資者建立良好的溝通是CFO最重要的工作之一,“針對人民幣彙率波動,我認為道理是一樣的,CFO應協助CEO和董事會,分析市場變化,穩定公司原有業務,減少彙率波動帶來的衝擊。此外,資金管理和外彙避險工具的使用在這時會變得更加重要,對於外彙敏感型的企業,CFO可以借助外界力量如銀行、專業谘詢機構等渡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