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帶領成千上萬的大人、小孩兒走在空氣甜美的“芝麻街”上。
1929~
星期天早上,勞累了一周的勞埃德·莫裏塞特(Lloyd Morrisett)比平日要多睡一會兒,他是紐約卡內基公司(Carnegie Corporation)的副總裁。在20世紀60年代初,人們依然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情來打發星期天的休閑時光,直到有一天,他一大早就被陣陣喧鬧吵醒,他發現3歲的女兒薩拉正端坐在電視機麵前,目不轉睛地看電視。她在等下一個節目,什麼節目都看。
那時有什麼節目可看呢?大家都在看同樣的節目。隻有兩個台提供原創兒童節目——NBC和CBS。CBS播出的《袋鼠船長》和公共電視頻道的《鄰居羅傑先生》,但主要還是卡通片當道。一成不變的種族題材、性題材在電視節目中司空見慣。電視廣告對兒童的影響比起對成人的影響有過之而無不及,每5分鍾的廣告就有1分鍾的垃圾食品廣告。簡單地說,孩子們時常上當受騙。
莫裏塞特,一個36歲的瘦高個兒,有一雙深邃的藍眼睛,他深受其父熱忱於教育事業的影響。老莫裏塞特於20世紀初在俄克拉何馬荒原隻有一間教室的鄉村學校開始了他的教學生涯,到1941年,老先生已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任教。勞埃德在奧柏林學院主修哲學,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主修心理學,在耶魯大學完成了心理學博士學業,成為伯克利學院的一名助教,後來他辭職去專門研究人們如何學習。他29歲時加入卡內基公司,隨後成為公司副總裁,負責兒童發展的基礎研究。他在卡內基公司明白了兩點。第一點是好消息:將數百萬美元投入學前啟蒙的實驗項目,結果證明接受過啟蒙嚐試的孩子入學後比他們的同學表現更出色;第二點則是壞消息:接受啟蒙嚐試的隻可能是1200萬5歲前兒童中的極少數孩子,而當時沒有任何形式的學前教育。莫裏塞特說:“我們要追求的目標與我們現有的手段太不協調了。”
薩拉指明了一條道路來彌合這個裂痕。如果像她這樣的孩子都沉溺於電視,或許那些可行的卡內基學前教育示範材料可以滲透到電視節目中,傳遞給數百萬的孩子。
不久,莫裏塞特參加了一個在曼哈頓格拉莫西公園舉辦的宴會,此次聚會後來成為電視圈的一段佳話。在那裏的私家公寓,蒂姆·庫尼(Tim Cooney)慶賀他妻子瓊·甘茨·庫尼的36歲生日,她剛剛因為其關於貧困和戰爭方麵的電視節目獲得艾美獎。瓊是紐約WNET電視台13頻道的製片人。她畢業於亞利桑那大學,取得了教育方麵的學位,後來在《亞利桑那共和報》做過記者。再後來,她受到NBC頗具創新精神的總裁帕特·韋弗(Pat Weaver)掀起的浪潮的鼓舞,於1953年轉行進入了電視業。韋弗是一個充滿激情的人,熱衷於把文化帶給普通人[韋弗率先利用電視放送歌劇,他是最早的雜誌型節目——《今日》的締造者,他還是明星西戈尼·韋弗(Sigourney Weaver)的父親]。庫尼借鑒了韋弗的欄目,她所主持的時事評論節目在1955年由羅伯特·薩諾夫製作推出,羅伯特是戴維·薩諾夫的兒子。庫尼為了CBS的連續劇,在美國鋼鐵公司還有另外一份公開工作,但是她渴望自己能擔綱製作人。她看起來嬌小、溫柔、機智,內心卻很剛毅。那時,教育廣播公司贏得了13頻道的掌控權,她打電話給那裏她認識的每個人:“給我一份經理的工作,我必須在那裏得到一份工作!”當電視台答複說需要製片人而不缺評論員時,她自信地說:“當然,我能勝任。”她寧願薪資少3000美元也要得到那份工作。
宴會就是為了慶賀這個。庫尼和莫裏塞特在社交場合相識有幾年了,但她竟然不知道莫裏塞特所從事的是兒童認知方麵的研究,也不知道他對這個領域感興趣。她的上司、工作風格強硬的劉易斯·弗裏德曼(Lewis Freedman)也在宴會上。當時,劉易斯正在滔滔不絕地講述電視對於教育的潛在可能,莫裏塞特提出問題:“你們認為電視可以用來從事兒童教育嗎?”劉易斯回憶道:“瓊回答說“我不知道,但我願意談論這個話題”,所以數日後我就給瓊打了電話。”
當瓊和弗裏德曼在卡內基公司跟莫裏塞特碰頭的時候,莫裏塞特提議卡內基公司做一個可行性研究,讓瓊來牽頭做調查。“哦,瓊不會感興趣的。”弗裏德曼說。她托起了下巴,“不,我感興趣。”瓊再三考慮後說:“我在13頻道做一個節目叫《先機》,處於優先中的優先,那是我的激情所在。”13頻道的老板當然不願意放人。他們推薦了另一位女製作人給莫裏塞特。蒂姆·庫尼此前剛好跟莫裏塞特共進午餐,向他道明了瓊的處境非常窘迫,希望瓊有機會與莫裏塞特合作,同時忠於WNET。莫裏塞特於是趕快向13頻道表明要借用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