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創造了美國》的緣起是我在1998年與幾位人士一起談論美國人的商務,他們是:邁克爾·林頓,他原來在企鵝出版集團和AOL任職,如今在索尼公司工作;我的好友肯·勒熱;公共廣播電視網主席帕特·米切爾;時代華納出版集團董事長兼CEO、傳奇人物勞倫斯·柯什鮑姆。在我擔任蘭登書屋貿易集團總裁時,勞倫斯既是我的對手(在精裝本出版方麵)也是我的盟友(在平裝本出版方麵);當我成為一個專職作家後,他對美國曆史上創新者的熱情讚美把我吸引到了時代華納出版集團。我感謝他的鼓勵,感謝他機敏地把我安排到利特爾-布朗出版公司,先是與莎拉·克賴頓,隨後是頗有創見的出版商邁克爾·皮奇合作。我的編輯傑弗裏·尚德勒曾是我在蘭登書屋時編輯部的同事,而今傑弗裏已經是該出版社的主編,他行事中庸但思路敏捷,他的助理莉茲·內格爾在最後階段起了很大作用。瑪麗蓮·杜芙充分施展了她在印刷方麵的豐富經驗。貝劉·烏利希負責編修。我感謝所有這些人,正是他們的編輯、修訂,幫我糾正了太多的錯漏,很抱歉這裏無法一一提及。

專業律師鮑勃·巴尼特駕輕就熟,使各項出版工序得以順利進行。在好幾個階段,我也從自己的律師詹姆斯·古德爾那裏獲益匪淺。

部分手稿有幸由一些人閱讀過,我感謝他們所有的批評。他們是:史密森尼博物院的航空史奇才R·E·G·戴維斯;我在蘭登書屋的老朋友、編輯喬恩·卡普和鮑勃·盧米斯;《福布斯》雜誌的作家羅伯特·倫茲納,喬納森·馬勒和喬恩·納格爾;《財富》雜誌的彼得·皮特;艾倫·溫斯坦教授;《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主編莫特·祖克曼。我早期的觀察資料得益於傑克·韋爾奇和哥倫比亞大學的布魯斯·格林沃爾德。《財富》雜誌前編輯及現任《時代》雜誌編輯部主任約翰·休伊是一位卓越的編輯和鼓動者,我感謝他的這兩個社會角色,感謝他在提供給我時代公司檔案庫過程中對我們幫助,感謝檔案部的帕梅拉·威爾遜。

戴維·列菲和我要感謝很多人,感謝他們慷慨地貢獻了很多信息、建議和評論。我要特別感謝加裏·基爾代爾的家人,感謝他們同意讓我們將加裏沒有出版過的生平手稿內容囊括到本書中。

就在詹姆斯·麥肯錫——麥肯錫的創始人——去世的前不久,他還給了戴維一次最後的麵訪機會,讓我們獲益匪淺。感謝麥肯錫史學家比爾·普萊斯的引薦。

很多人對寫成這本書給予了極大的幫助,他們或幫助閱讀文本,或提供信息,或提供研究上的建議,所以我感謝所有這些人:米歇爾·奧爾德裏奇、帕姆·亞曆山大、肯·奧萊塔、戴恩·貝爾德,等等。

在《他們創造了美國》中,有很多參考資料來自圖書館,尤其是紐約公共圖書館。誰能夠一一數出有多少創新是獲益於圖書館的啟發和信息提供呢,毋庸置疑,要是沒有這些圖書館,要是沒有圖書管理員們熱誠指導,我也無法寫出這本書。還有佩斯大學圖書館、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耶魯大學圖書館、紐約大學圖書館、哈佛商學院圖書館、紐約曆史學會圖書館、紐約社會圖書館、寇各鄉村圖書館、西漢普敦海濱圖書館、波士頓的法文圖書館、加州大學(伯克利)班克勞福特圖書館,以及其他眾多圖書館。

一個好的圖書館館長的知識和經驗是沒有什麼可以替代的。我感謝紐約公共圖書館的董事長兼CEO保羅·勒克萊克,感謝他讓我們走進艾倫檔案室,感謝這個麵臨預算限製的龐大機構的滋養。我自豪地認為《他們創造了美國》也會在那裏找到一席之地。

哈羅德·埃文斯

2004年於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