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五回(上):牛皋巧得降龍木 嶽飛大破朱仙鎮(1 / 3)

就在牛皋、路文龍等人焦急萬分之時,忽然,金軍後方一陣大亂,原本包圍牛皋等人的金軍,像潮水一般向西北方向敗退。

這時,從金軍後方殺來一員小將,隻見這員小將:身著行雲蝴蝶甲,頭戴鳳翅鎏金盔,看年歲,大約十五、六歲,一對短把梨花槍,從遠處看,真似二郎神下凡,玉麵羅成再生。一對梨花槍東擋西殺,上下翻飛,隻殺得金兵金將四處逃散,小將所過之處,屍體留下一片,鮮血染紅了白色征袍。

在小將身後跟著三千家丁,短衣襟,小打扮,無一例外地舉著開山斧,衝入敵陣,掄起開山斧,在金軍陣中如同砍瓜切菜一般,金軍不是身首異處,就是缺胳膊斷腿,死狀慘不忍睹。李成一看大勢已去,隻好在眾人的保護下,往開封方向撤退。

哪位問了,李成如何會出現在永安軍?殺退李成的小將又是何人?各位看官莫要性急,書中交待:李成被王貴所敗後,聚攏殘兵敗將退回開封,並隨金兀術圍攻郾城,郾城兵敗之後,一直與金兀術在一起。

可是,流年不利的金兀術一敗再敗,心中實有不甘,他知道,一旦朱仙鎮失敗,開封是保不住了,可他又不想退回黃河以北,退回黃河以北就會預示自己徹底的失敗,若是有一個退守的地方,隻要不退回黃河以北,朝廷就會為自己增兵,這樣就可以東山再起,這時,他想到了西京洛陽,這是河南府府尹所在,也是連接川陝路的重要支點。

想到這,金兀術命李成率五萬人馬偷襲洛陽,無巧不巧,李成剛到永安軍,有探馬來報,說宋軍三千鐵騎直撲永安軍。李成聽說宋軍隻有三千鐵騎,膽氣壯了許多,他估計這三千鐵騎是馳援洛陽的援軍,想在宋軍入城之前,將援軍打敗,讓洛陽成為孤城。

就在李成圍攻牛皋等人的三千鐵騎之時,從後方殺出三千家丁,在一員小將帶領下,如入無人之境,毫無防備的李成,被這突如其來的三千甲士殺了個措手不及,士氣一泄,兵敗如山倒,李成隻好領著殘兵敗將退回開封。

而殺退李成的小將非是別人,她的名字叫鄒剩女,乃潞安州總兵路登的副將鄒濤的遺腹女,鄒濤慘死在金兀術斧下時,鄒剩女尚未出生,娘親得知夫君為國盡忠,慘死在金兀術的斧下後,艱難地將腹中胎兒生下,撫養長大,剩女在慢慢長大過程中得遇高人,傳授她一身的梨花槍法,為的就是將來替父報仇,了卻娘親的心願。

在鄒剩女身後,有一個胖大的和尚,身材魁梧,相貌偉岸,雖然年近七旬,但從精氣神看,與五十多歲人相仿,盡管也是光頭,頭頂卻沒有一顆戒疤,麵色紅潤,二目如電,海下幾縷花白長髯根根透肉,這位和尚佛家名字叫了然,在江湖中並不出名,可要是說起俗家姓名,那就大名鼎鼎了,普天之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就是大遼國末代帝王耶律楚材。

當年,完顏阿骨打率兵攻下臨璜俯,天祚帝耶律楚材在護衛保護下,逃往草原濕地,濕地內隻有人可以行走,大軍根本無法進入,這樣,耶律楚材逃過一劫,待金軍回撤之後,耶律楚材走出濕地。

為了擺脫金人的追殺,他解散身邊的護衛,隻身逃往大宋,他知道,此時,大金還無力在大宋的土地上強橫,所以,那裏才是最安全的地方,為了不引人注目,他來到太室山,這裏廟宇繁多,進入一個不出名的寺廟出家當了和尚,取名了然;人雖然出家,可他一天也沒有忘記覆國之辱,所以,了然和尚一邊出家,一邊觀察金人的動向。

直至有一天,金人借交換人質的事件,行鯨吞大宋之實,了然和尚想借機複國,怎奈?自己手中沒有一兵一卒,他曾想過去找禦弟洪七,私心告訴他,一旦與洪七一起恢複大遼,恐怕這個皇帝還是沒有自己的分,因為,洪七能夠號令天下丐幫,而自己隻是光棍一人,所以,了然四處物色人才。

有一天,了然下山化緣,恰巧來到鄒家溝,這裏正是副將鄒濤的家,他聽說鄒濤死在金兀術的斧下,鄒家溝的百姓把他當神一樣供奉,鄒濤的遺孀及遺腹女,更是受到百姓的愛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