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更!
嶽飛說出釜底抽薪的計策後,宗澤元帥聽了哈哈大笑,大呼“好計謀,好計謀。”這時,宗元帥也沒有光顧著高興,他與嶽飛商量如何實施,而這種釜底抽薪的計策,關鍵是派遣精銳之師,宗澤元帥將士雖多,但要抽調這樣一支人馬,還是有一定難度,因為,這支部隊人數不能太多,多了就會暴露目標;少了不是金人的敵手,所以,這些人必須是以一敵十的高手。
嶽飛知道宗元帥的難處,道:“宗元帥,這支精銳之師當以武林豪傑為宜,這些人都是一流的武林高手,不要說以一敵十,像洪幫主、梅掌門等人可以以一敵百。你身為三軍主帥不便與武林中人聯絡,我嶽飛亦官亦民,可以派思陽姑娘與洪幫主聯絡,等武林豪傑聚齊,我與洪幫主一同帶領眾人隱匿在金人後方,打擊回撤的金兵。”宗元帥張了張嘴,帶著些許隱憂,最終還是沒有說出來。嶽飛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與宗元帥一起付諸實施,自此,也為他今後的“莫須有”罪名埋下伏筆,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一夜無話,思陽姑娘帶著嶽飛的囑托,在宋軍向導的帶領下,很快就與洪七等人聯絡上,他們雖然同在邊關,可相距甚遠,這主要是武林中人不願與官府打交道,他們認為保土安民,隻要打敗金人就成,是否與官兵一道作戰,似乎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體現武林豪傑的俠義之風。在得到思陽姑娘傳信後,洪七領著眾人來到宗元帥的營地,嶽飛早已命人在營門外搭建休息場所,他不能讓這些武林人物進入營帳,否則,會壞了宗元帥一世英名。
北宋時期,官府與綠林中人物交往很有說道,文官可以與綠林中人交往,甚至收門客,但是武將不行。宋朝自太祖趙匡胤始,就嚴令軍中武將不得與綠林中人物來往,因為,李唐王朝衰敗後,短短的五十三年,中原經曆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等五個朝代,而這五個朝代的興亡,都是軍中武將與綠林人物交往的結果。
趙匡胤身為後周殿前督檢點,自己一點也不檢點,弄出“皇袍加身”的鬧劇,*迫後周幼主遜位,成就大宋一畝三分地,此時,北方民族也紛紛建立自己的王朝,如:大遼、金、西夏、渤海等,疲於戰事的大宋,最後連燕雲十六洲也淪為大遼版圖,太宗趙光義曾親率大軍征討大遼,想收複燕雲十六洲,結果被遼軍大敗,全軍覆沒,險些成大遼的階下囚,他隻好作罷,所以,宋朝是繼漢唐以來,國土麵積最小的中原王朝。所以,趙匡胤深知武將與綠林人物交往的危害,如果發現有武將與綠林中人交往,輕則充軍發配,重則斬首示眾,禍滅九族。故此,嶽飛不讓武林同道進入宋營,實為宗澤元帥著想。
是夜,嶽飛、洪七、梅劍、了又未了、絕塵子、泰山三傑等一幹武林俠客,共五百人,扮成金人悄悄進入金國地界,隱匿的地點還是以楊家坳為中心,兼顧左右百餘裏,當金兵在偏將金牙咕嘟的帶領下,進入大宋地界瘋狂掠奪後,他們的後路被嶽飛等人斷去,前有武林高手堵截,後有大宋官兵追殺,讓瘋狂搶奪的金兵隊伍死傷大半,損失慘重。
再犯,再遭重瘡,這班武林俠客神出鬼沒,如從天降,讓金兵聞風喪膽,談虎色變;自從嶽飛等人領著武林豪傑斷其後路,宗元帥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直至宣和年間,金兵再也不敢犯宋,大有“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味道,宗元帥領著官兵墾荒牧地,豐衣足食,嶽飛等一幹武林人物時常收到元帥的犒勞,也讓湯懷、王貴、張顯結識許多武林豪傑,增長不少見識。
閑暇無事,嶽飛少不得習練小無相功,繼續研讀兵書戰策,有時也與其他各門各派切磋武功,尤其手中的瀝泉神槍更是威震武林,名震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