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八人浩浩蕩蕩向山海關老龍頭進發,剛到“孟薑女廟”,他們又碰上中原來的其他門派,領頭的正是虛清大師,隨後跟著峨眉派掌門人了又未了師太、逍遙派掌門人梅劍,還有師妹竹劍、全真教教主王重陽、泰山三傑之一的魯正閣、瀾滄門弟子,而水無痕沒有來,緊跟著是峴空島五島主白菱女俠,桃花島少島主黃藥師,崆峒派掌門人絕塵子及弟子,昆侖派掌門人司馬雁南。
大家一見麵,了又未了師太就虎著臉對思陽道:“逆徒,這些日,你到哪裏去了,讓為師好等啊!”思陽一看師傅真的生氣了,趕緊催馬過來,與了又未了師太齊頭並進,抱著師太的胳膊搖晃道:“師傅,我這不是好好的嘛!那天我回營寨找到玉墜,正想往回趕,忽然看到一個神秘的人物,一路追蹤下來,正巧遇到洪幫主;後來聽江湖中傳言覺華島的事,我猜想,師傅您一定會來,所以,我與洪幫主幹脆在山海關等您老人家了,不信你問洪幫主。”說完,她向洪七使了個眼色,洪七心領神會道:“師太,確實如思陽姑娘所說,我也是追蹤神秘人物的。”
見洪幫主如此說,師太的氣消了大半,但嘴上還是嚴厲地說道:“那你也應該通知為師,也好讓為師放心啊!”思陽道:“師傅,我知道了,下次再也不敢了。”“哼,還敢有下一次,看我不打爛你的狗頭。”師太邊說,邊揚起佛塵,思陽假裝害怕地宿著頭吐著舌頭,一場擅自離開師傅的誤會煙消雲散。
這時,魯正閣把自己得到的消息告訴大家,請大家幫助推敲推敲,看消息是否有詐,他說:“這位高人告訴我,遼東渤海上有一個島嶼叫覺華島,覺華是南北朝時期的一位印度僧人,他向往太陽升起的地方,更偏愛中原文化,不僅在佛法上有相當的造詣,而且有一身深不可測的武功。他來到這個島上,將此島命名為覺華島,所建的寺廟稱為覺華寺,自己日夜不停地修法練武,而且將自己的蓋世武功用梵文記錄在石壁上,據說,覺華和尚所記錄的武功,是天下武功之父之母,隻要任何人能讀懂石壁上的文字,都能成為傲視天下威震八荒武林的高手,能夠得到這個消息的人都是奇遇,所以,隻有少數武林中人知道覺華島的秘密。”說到這裏,魯正閣開始打住。
嶽飛等人聽的神乎其神,忽然不見魯正閣有下文,嶽飛忍不住地問道:“魯大俠,難道你沒問他是如何得到的消息呢?又為什麼要告訴你呢?”魯正閣道:“嶽少俠,這關乎在下兩位弟弟,我怎能不問,可是,這位高人言即於此,飄然離去,最後丟下一句話:‘世間皆因欲,海底潮升平’,說完,不知所蹤。”
虛清大師道:“關於覺華島一事,我曾聽達摩院師叔說過,覺華確有其人,佛法確如魯大俠所言。我問過師叔,他說,古往今來,放眼當今,佛法造詣最深的僧人當屬玄奘和覺華,而在武功方麵,沒聽說他們如何?雖然覺華大師也會武功,但他說過‘世上武功並無上上之分,兼施得法者勝’,故此,對於覺華有深不可測的武功一說,貧僧不敢妄言。”
嶽飛道:“正如虛清大師所言,我也曾聽師傅說過,覺華和尚來到中土,因為他信奉太陽,他認為,太陽是萬物之神靈,能驅除潮濕與黑暗,能給人類帶來溫暖和陽光,是‘善’的起源。在武功方麵,他與少林達摩老祖同宗不同源,他的輩分也與少林不同,當今覺華寺主持大師叫梵塵,自認為是梵文佛法中的一粒塵埃,武功修為當在江湖一流,在關東渤海之內素有好名。”大家都讚同嶽飛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