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列出一個可供參考的時間表:
7:30——8:00起床,做好個人清潔,準備早點。
8:00——9:00吃早飯,給寶寶洗臉洗手、換尿布、喂奶。
9:00——11:00帶寶寶外出散步,或者逛逛超市,買好中飯和晚飯的食材。
11:00——12:00哄寶寶休息一會兒,最好能夠讓寶寶養成規律的休息習慣,以便空出時間來準備中飯(如果寶寶這時候不肯休息,可以考慮中飯做得簡單一點,吃麵包或者雜糧粥)。
12:00——13:00吃中飯,給寶寶喂奶,陪寶寶玩一會兒。
13:00——15:00寶寶午睡,利用這個時間收拾房間,也可以自己休息一下。
15:00——17:00給寶寶準備點心,換尿布,消毒奶瓶,天氣冷的時候可以在這個時間給寶寶洗澡。
17:00——18:00準備晚飯。
18:00——20:00吃晚飯,讓下班回家的丈夫幫忙照顧一下寶寶,趁這個時間洗澡、洗衣服。
20:00——21:00給寶寶洗澡、喂奶、換尿布,陪寶寶玩一會兒。
21:00後哄寶寶入睡,和丈夫聊聊天或者看看書,上上網,讓心情放輕鬆一下。
二、合理利用寶寶的休息時間
每個寶寶每天都會有2小時左右的休息時間,有的寶寶比較能睡,時間會相應延長。這段時間,媽媽們完全可以嚐試忙裏偷閑,看書、翻雜誌、聊電話、做瑜伽、上網、護膚或者小睡。盡管每天隻有短短1、2個小時的時間,但是隻要利用得當,一樣可以令媽媽們容光煥發,活力倍增。
三、每天隻處理一個額外事件
帶寶寶去打疫苗、參加早教中心的課程、請朋友來家裏做客、參加媽媽沙龍……生活不會一成不變,總會有這樣那樣的安排打破日常的生活規律,需要我們做出相應的調整。麵對這些事件,千萬不要把它們積累在一起完成,那樣隻會讓你因為風風火火的趕時間而顯得忙亂不堪。不管事件的多少,我們完全從容不迫地把它們劃分在不同的日期當中,每天隻安排一件額外事件,會讓媽媽們顯得更加輕鬆。尤其是那些需要外出的活動,可以隔一天或者兩天再安排一次,這樣的安排既不會讓人覺得太疲憊,也不會因為長期悶在家裏而覺得乏味。
四、對於突發事件要學會應變
對於全職媽媽們來說,最緊急的突發事件當然得屬於寶寶生病了,此外,奶粉、尿布等寶寶用品用完了,生活用品需要購買,客人來訪這些也屬於突發事件。麵對這些事務,要根據輕、重、緩、急來做好分類,重要的事件一定要及時處理,不那麼重要的事件則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稍後處理。千萬不要因為事務繁多就心煩意亂,束手無策,要知道越亂越不能解決問題,而且還會導致自己情緒的低落。
五、學會要求丈夫分擔家務
盡管全職媽媽不用上班,可每天麵臨諸多繁重的家務還是會非常辛苦,聰明的媽媽應該學會向丈夫提出合理分擔的要求。比如,讓丈夫幫忙承當一下洗碗、拖地、晾曬衣服這樣的雜活,邀請他在周末的時候和你一起進行食物和日用品采購,一月一次動員他參與家庭大掃除等等。讓丈夫和你一起在固定的時間完成固定的任務,既有助於夫妻之間的情感交流,也能夠減輕媽媽們的負擔,高效率的完成家務,正所謂是兩全其美。
寫給媽媽的話:
忙並不意味著失去生活的樂趣,從職場回歸家庭,一樣可以把生活當作事業來經營,並且用心把它裝點得有聲有色。要想學會享受忙碌,要從心理上接受現狀,並且準備好積極的態度和及時的行動力,有很多忙碌的人也能做到享受生活,那是因為她們能夠計劃時間和管理時間。這就好比在高速路上駕車,如果車輛都很遵守秩序,那麼不僅能夠順利駕駛,還能享受“兜風”的快樂,反之,如果車輛沒有秩序,則會讓駕駛者手忙腳亂,疲於應付,當然就沒有享受的心情了。
做全職媽媽也是一樣的,不要為了忙而忙,也不要過於追求完美,懂得計劃,也懂得取舍,才給為自己製造一份美好的居家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