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巧手做廚娘:全職媽媽的烹飪之道(1 / 2)

不管以前的廚藝是好是壞,也不管以前對廚房是熱愛還是厭倦,做了全職媽媽以後,你就會發現:一日三餐開始和工作狀態下的快餐時代說再見了。既然沒有了朝九晚五的忙碌,“吃”就可以做為生活的主題之一被擺上了桌麵,因為不管是媽媽自己吃什麼還是孩子吃什麼都同樣那麼重要。如果是母乳喂養的媽媽,食物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寶寶的營養供給,即便不給孩子喂養母乳,誰不想要吃得更健康,更營養,更美味一些呢?至於寶寶,也會隨著年齡的增加,對輔食的需求越來越多,如果媽媽能夠積極學習烹飪技術,讓自己和孩子都能擁有美味的飲食,豈不是一件美事。

合理的飲食不僅有利於營養的供給,也能夠帶來更加健康的身體。試想,當你和孩子都在自己親手烹飪的美食中得到滿足,而你的家人也能分享這份美食的樂趣,其樂融融的生活該是一幅多麼幸福的畫麵呢。

剛開始做全職媽媽的時候,裴燕最頭疼的問題就是吃飯,寶寶倒沒有什麼麻煩,反正他還小,除了母乳也吃不了什麼別的東西,可是裴燕自己卻沒辦法解決吃的問題。盡管廚房裏的炊具樣樣俱全,可裴燕除了下麵條什麼也不會做,沒辦法,她隻好打電話叫快餐。小區裏的快餐不比寫字樓周邊那麼及時,有時候電話打了都一個小時了,快餐卻還沒送到,好幾次餓得前胸貼後背的裴燕為此十分惱火,更讓她鬱悶的是有一次居然在飯盒裏吃出了好幾顆石子,弄得她再也沒有叫快餐的食欲了。

老公勸她:幹脆自己在家裏做吧,既安全,又健康,完全不用擔心衛生問題。

可裴燕總覺得自己沒有做飯的天份,小時候有一次肚子餓極了,媽媽下班還沒回家,她隻好自己紮進廚房試著做蛋炒飯,結果雞蛋倒進鍋裏半天也沒反應,直到媽媽回來才發現:原來她忘了往鍋裏倒油。這件事極大的打擊了裴燕,那以後她就再也不往廚房裏鑽了。

但現在不學也沒辦法,真要指望著送外賣的,不是被餓死,就是被磕掉大牙,裴燕可不想冒這個險了。在老公一再的鼓勵和支持下,裴燕買了兩本食譜,開始研究美食。第一次試驗是做了一道蒜蓉白菜,雖說鹽放得有點多了,但吃起來倒也不那麼難以下咽,裴燕心裏開始有了底氣,覺得自己多少還是有點潛質可挖的。隨著研究的深入,她的實驗品開始由素向葷發展,菜式也越來越豐富了起來。為了支持她的廚房大計,老公還義務擔任起買菜的運輸工,負責每天晚上把各種做菜的原料買回家,這樣,第二天早上一起床,裴燕就可以在廚房裏大展身手了。

學會了做飯之後,老公也開始早早回家吃晚飯了,而不再和同事去外麵的餐館裏解決晚飯問題,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倒也十分溫馨,而且老公還會時不時誇獎裴燕的廚藝,這讓她很受鼓舞。寶寶大一點的時候,裴燕開始了重點轉移,除了研究美食,她也開始學習給寶寶製作輔食,買一些新鮮的蔬菜瓜果回來,用研磨器做成菜泥和果泥,喂給寶寶吃。做輔食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可以很考驗媽媽的耐心和細致,原材料要洗淨去掉雜質,而且所有的器皿都要經過嚴格的消毒,這樣才能保證寶寶的飲食安全。在裴燕的細心照顧下,寶寶長得特別壯實,對她親手做的輔食也很喜歡,每次吃得興高采烈,露出滿足的笑容時,就是裴燕最快樂的時候。

回歸廚房——這是裴燕以前想也沒想過的一件事,可是現在,她卻每每十分迷戀廚房裏的鍋碗瓢盆。寶寶大一些之後,逢到周末,她還會邀請一些朋友到家裏做客,親自下廚招待他們。

說起媽媽的廚藝,已經快三歲的兒子十分得意,他總會在大家麵前翹著大拇指說:“媽媽做的所有的東西都特別好吃!”這種來自孩子的讚美,讓裴燕找到了做媽媽最大的樂趣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