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愛是理解:學會“嬰語”很重要(3 / 3)

2、媽媽,我害怕!

夜啼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寶寶焦慮的外在表現,一些膽小,內向的寶寶在夜間醒來時容易因為感到孤獨而焦躁不安,大聲哭鬧。這時,媽媽隻要溫柔地哄哄寶寶,在寶寶身邊輕輕說話,讓寶寶知道媽媽就在他身邊就會漸漸停止哭鬧。

3、媽媽,我肚子疼!

如果寶寶在夜間睡眠中突然發生劇烈哭鬧,無論如何也不能安撫,並伴有四肢亂舞、打挺、身體蜷曲、大汗、尖叫等現象,應該引起媽媽重視,可能是腹部絞痛引起的不適,應該及時就醫。夜啼還可見於其它一些疾病,如佝僂病、缺鐵性貧血、鉛中毒、營養不良、腸套疊等。

4、媽媽,屁股癢癢。

寶寶入睡後大約半小時到兩小時,突然哭鬧,屁股蹶起來,用手撓肛門部位,可能是蟯蟲所致的不適,媽媽可檢查一下寶寶的肛門處看看是否有蟯蟲蟲體,可將蟯蟲膏塗於肛門周圍治療或送醫院就診。

六、抓頭發

釋義:

1、媽媽,我的頭好癢

寶寶不停撓頭,可能是因為頭皮發癢,頭上長有奶癬,媽媽可以給寶寶剃頭後用油軟化一下,然後用濕布輕輕擦拭去掉奶癬就可以了。同時,也要注意辯別奶癬和濕疹的不同,如果是濕疹,應采用濕疹軟膏治療。

2、媽媽,我不喜歡這種洗發水

有的媽媽給寶寶選用含有香精等化學成份的洗發水,從而引起過敏、不適等症狀,也會讓寶寶因為不舒服而不停撓頭。

3、我覺得很好玩。

有的寶寶抓頭發隻是一種無意識動作,他覺得很好玩,或是手部精細動作正在逐漸完善中,所以就會把抓頭發當作一種遊戲,這種情況下的寶寶都會顯得表情愉悅,而且麵帶微笑,媽媽隻要適當引導即可,不必過於擔心。

專家提醒:

現在,在網上用“嬰語單詞表”作為關鍵詞來進行搜索,很快就能得到一些有關“嬰語”的詳細資料,很多年輕的媽媽會對照這份資料卻學習“嬰語”,以關注寶寶的內心世界。這種現象,從某種程度上也顯示出了年輕的爸爸媽媽們在育兒方法上的與時俱進,但是不少兒科專家還是表示:“嬰語單詞表”僅僅隻是作為父母的一種參考,寶寶一旦生病,最好還是及時送往醫院就診,不要從一種症狀或一個表情來簡單判斷寶寶患的是哪一種疾病。

對此現象,有專家點評說:“嬰語”盡管能夠代表孩子的一種情緒傳遞,但每個孩子的個體差異和養育差異會導致個體間存在著不同,“嬰語單詞表”並不能依次解讀所有嬰兒發生的善,同樣的表象和反應有可能因為不同的原因而產生,單詞表中提到的一些心理上的反應和動作、表情的呈現,可以作為家長的一個參考,但不能排除差異性。要想真正的了解嬰兒,還需要家長從多方麵來仔細觀察和解讀嬰兒的表現。另外,對於一些病理反應,如腸絞痛、中耳炎、結膜炎等等,媽媽們不要盲目的私自診斷和用藥,最好還是在醫院讓醫生進行檢查之後再確診,以免私自錯診耽誤了病情,反而帶來不必要的麻煩,甚至拖延病情影響了治療。

另外,也建議媽媽們通過專業的育嬰書籍提高自己的知識麵,除了豐富自己的“嬰語”知識,也應當適當了解兒童心理,掌握孩子的心理需求,對孩子的智力、情感等各方麵的成長都能起到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