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跡殿是以保存記載孔子一生事跡的石刻連環畫聖跡圖而得名的大殿。聖跡圖每幅約寬38厘米,長60厘米,其所表現的聖跡從顏母禱於尼山生孔子,到孔子死後子弟廬墓為止,並附有漢高祖劉邦、宋真宗趙恒以太牢祀孔子二幅。其中有人們熟知的“宋人伐木”、“苛政猛於虎”等孔子一生的主要活動和言論,是我國第一本有完整人物故事的連環畫。聖跡殿內,迎麵是清康熙皇帝手書“萬世師表”石刻。
接著我們走進孔府,孔府又名衍聖公府,是曆代衍聖公的官署和孔子後裔直係子孫的住宅。府內共有樓、房、廳、堂四百六十多間,占地240畝。孔府是我國一座名副其實的寶庫,府內收藏著大批珍貴曆史文物,其中最著名的為“商周十器”,亦叫“十供”,原為清宮所收藏青銅禮器,是清高宗於1771年賞賜給孔府的。“鎏金千佛曲阜塔”亦為孔府所藏珍品,此塔為唐代所製。其他還有明清幾代數以千計的衣、冠、袍、履及名人字畫、雕刻等,其中又以元代的“七梁冠”為國內僅有。
我仿佛走進曆史的隧道,觸摸到聖賢的體溫,親臨聖賢的教誨。
有多遠走多遠。曲阜,是離心靈最近的地方。這裏的風景最為深沉,這裏的風景最有厚實感。這裏的風景最有思想,這裏的風景亙古永恒。
孔子,這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像一道聖光,亮了千年萬年。沿著他的手勢,我們尋找禮儀的體溫。那顆古老的心髒,該是泵發多麼滾燙的血液。一雙目光,彙成曆史的支流。一個很深的名字,埋在很久很深的曆史裏。一個很高的名字,站在很長很遠的曆史中。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因為有了孔子,曲阜,這座小城,理所當然的算是聖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