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認為,一個人如果通過一定的儀式和活動與事物達成了相互依賴和有規律的運動的協調,就不會發生和事物相衝突的危險。所以,如果理解了每一個生命現象都具有的本質,辨認清楚其發出的信號,通過一定的方式呼喚“耶辛”神的名字,包括重複他自己的名字,就能請神祇來到身邊,作為同盟和保護者,指示他一定的精神方向,把失落的“喇”找回。
本教的“喇落”招魂儀式至今還夾雜和保留著一些古象雄語的咒語,它們被認為是用來提高精神魔力的,在和一些特定的舞蹈相配合時,據說效果會顯得更好。這種將咒語和宗教舞蹈結合起來以召請神靈顯現的儀式,可能是藏傳佛教法舞“羌姆”的最初雛形。
第八節崇拜與祭祀
早期的本教——世續本教繼承了藏族先民自遠古時期就有的基本信仰,天地山川、水火雪雨、土石草木、日月星宿、雷電冰雹、飛禽走獸等自然物與生靈,都是崇拜的對象。比如“天本”崇拜的是天,“魔本”崇拜的是魔,“讚本”崇拜的是各種被稱為“讚”的神靈。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氏族社會的演化嬗變,對守護神和神靈的崇拜就逐漸成為主要的信仰。
這多種多樣的崇拜活動與人們想要解救現實苦難、趨利避害的心理聯係起來,就發展出了許許多多的宗教祭祀活動,又由此衍生出不少民俗。比如對天的崇拜發展出不同的祭天神儀式,對火的崇拜發展出對鍋莊、灶台、火塘的崇敬和祭祀供奉,對山或者“念”神的崇拜就發展出了祭山和朝拜山神的轉繞儀式,對“魯”的崇拜發展出祭“魯”和求雨等活動,還有祭家神、祭犛牛神、祭石等等,種類繁多,不一而足。
一、天崇拜與祭天
本教徒崇天,天神在本教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本教的傳說和不少文獻中曾提出,地從裏到外有九層,天也分為九重,到後來,九重天又演變為了十三重天。所以,與西方文化觀念中認為“13”是不吉祥的數字禁忌相反,在本教的文化觀念中,“13”被認為是一個吉祥的數字。
在早期藏文文獻中,吐蕃第一代藏王聶赤讚普被認為是從天而降的天神之子。據說他從天而降,落腳之處剛好就是雅隆河源處的雅拉香波神山,人們上前問他從何處來,他便用手指天作為回答。大家便互相討論說:“這人一定是天神的兒子,我們應該立他為王。”於是他們以肩為座,將他抬在肩頸之上迎了回去,擁立為王,聶赤讚普(意為“頸座王”)的名號也由此而來。
從聶赤讚普開始,之後加上穆赤讚普、丁赤讚普、索赤讚普、梅赤讚普、達赤讚普、賽赤讚普,共七位讚普,在藏族曆史上被稱為“天赤七王”。他們被描述為天上的神,都可以借助一根名為“木神”的通天之光繩(也有說是天梯)在人間與天上來回往返。他們白晝留在人間,夜晚返回天界,當兒子到了騎馬的年齡時,就留在天上不再回到人間,因此他們並沒有在人間留下屍骨。到了第八代止貢讚普的時候,讚普在和大臣洛昂達孜比武格鬥的時候被殺害,通天之繩也不幸被斬斷,如彩虹一般散失,因此止貢讚普無法再回到天界,就成為了第一位把屍體留在人間的藏王。
這些傳說顯然是天崇拜的一種產物。
另外,本教徒崇尚藍色,早期的本教徒身著藍衣,用藍布包書,這可能也與早期的天崇拜有關,因為藍色是天空的象征。
由於本教徒崇天,所以就發展出了許多祭天儀式。在藏區如今現存的祭天活動中,除了藏區農村的藏曆年慶祝之外,曆史最悠久、最熱鬧的,莫過於祈求天保佑農業豐收的“望果”。在藏語中,“望果”的“望”意為田地,“果”意為轉圈,“望果”的字麵意思就是轉地頭。望果活動一般在穀物成熟之前,沒有特定的日子,舊時約定俗成是在大雁南飛的季節到來之前舉行。
據《本教曆算法》記載,早在5世紀末,藏王布德貢傑的時代,為了祈求農業豐收,藏王向本教教主請求賜予教旨,教主便指導農人圍繞田地轉圈巡遊,請求天神保佑獲得豐收,這就是“望果”的來源。
本教主導時期的望果活動,第一天是使天神歡愉的儀式,由村中的頭人把巫師請上神壇,向其奉獻哈達和青稞酒,請他們降神作法。降神之後,在巫師的帶領下,身著盛裝的男女老少要圍著村子轉繞三圈再返回原地。轉繞之時,每個村由手捧著香和高舉幡杆的人領路,本教經師高舉“達達”(一種纏繞著哈達的木棒)領隊,本村中背負著經書或手拿青稞穗和麥穗的村民緊隨其後,一路敲鑼打鼓,口唱頌歌,繞行於田間地頭。巡遊之後,把青稞穗和麥穗插在穀倉或供於神龕,祈求風調雨順、獲得豐收。最後,是唱歌、跳舞、角力、賽馬等娛樂活動。
後來,在佛教成為藏區的主流宗教之後,祭天的望果活動也並沒有消失,而是一直流傳了下來,隻是稍作了改動——在轉繞田間地頭之時,巡遊隊伍的前麵便有人高舉佛像、背負佛教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