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的事兒(1 / 1)

從小他倆就在一起,一起小學,一起初中,一起高中,卻不是青梅竹馬。

從小他倆一個學校,卻不是同一個班。

小學四年級之前,他們倆都是同一層樓的教室,到了五年級女孩就比男孩高了一層樓,每每他們倆的相遇,女孩都隻記得男孩的白色短袖t恤,其他的,連男孩的樣貌都是模模糊糊的。

到了初中,男孩又比女孩高了一層樓,兩人還是沒有交集。後來的追問,女孩因為老師的辦公室在樓上,就總往樓上跑,可女孩卻一次都沒有遇到過男孩,或許是他們倆都相遇過的,可都不記得彼此了,所以忘記了。

不過啊,聽說男孩在初中交往了一個女朋友,卻不是特別的喜歡,應該說是,不喜歡和她一起出去玩,再加上男孩的旁邊有一個漂亮的小姐姐,也因為有班主任的阻撓,所以分手了。

到了高中,兩個人也因為學校的分配管理,也是一個樓上一個樓下的關係,不過那時誰也不知道兩個人又是同一個學校的,直到高二的文理分科,命運吧,都選擇的理課,兩個人終是在一個班了,卻也是不認識的。而那時,男孩已經有了一個女朋友了,很喜歡很喜歡的那種,而女孩每每聽人說起男孩和他女朋友時,總是很羨慕男孩的女朋友,男孩對她太好了,男孩的女朋友得到了男孩的好,在外人看來的,他們眼裏的羨慕。

故事,就從這裏開始了……

不過,高中這三年,女孩特別喜歡看教導處主任去高一高二高三每棟教學樓去轉一圈,因為那有很多收獲。

一進校門,就有主任和學生們說,“學校有三根高壓線不能碰。”

可是女孩傻,想的卻是,這個主任是不是傻啊,高壓線誰都知道不能碰的啊,不能碰誰還去碰啊。

不過啊,主任講的不是我們看到的那個電線的高壓線,而是學校的規矩。

一,不能打架鬥毆

二,男女之間交往不能過於親密

三,不能在學校裏麵玩手機

就這三個高壓線,女孩一個也不占。

一,她不打架

二,她有喜歡的人(隻是對於閨蜜的單純的崇拜)

三,家長沒給她買手機

說到手機這個事兒啊,就是女孩特別喜歡的事。

說到高三,不應該是快高考了嘛,學習特別的緊張,所以就需要放鬆,而通常的放鬆,不會是老師說的出去跑幾圈就行了,那可是身心的都放鬆啊,玩一玩遊戲,看一看電視劇小說,再和某某人打打電話什麼的。

不論上課下課都是一樣的。

所以,教導處主任,每次一去高三教學樓上下五層樓一轉悠,一口袋的手機就這麼給拿到了辦公室,什麼牌子的都有。不要問女孩是怎麼知道的,每次高一的一集合,高一的領導在上麵講話,就可以看到高三的主任提了一袋子的手機從主席台麵前走過,昂首挺胸的,目不斜視的走向辦公室。

而且,高三的主任還會教育我們,不要學他們高三的,他們玩手機的都是不學無術的,你們應該向學習成績好的人學習,應該向作風優良的人學習。

反正就是怎麼官方怎麼說,怎麼對我們有用怎麼說。不過我覺得沒什麼用,我依舊是我行我素的。他不過就是吹牛吹的厲害,而且,學生們自己的努力,雖不說全是全是學生的功勞,也有老師的,但是老師要是講了學生不這麼做,那也是白講的啊。

所以我覺得不是所有的功勞都是老師的。

不過啊,後來聽說他們玩手機的,建了一個群,是關於主任來查教室收手機而專門建的一個群。

一樓的看見主任來了,會趁老師不注意,在群裏麵發“伯伯上二樓了。”

二樓最後一個班走過了,二樓的同學會發“伯伯上三樓了”。

“伯伯上四樓了。”

“伯伯上五樓了。”

就這麼提醒樓上的,而玩兒手機的,看見了之後,都會看到伯伯的臉,或者是聽見聲音了,就會說“開窗戶,開後門,不要講話,不要玩手機”,然後開窗戶,開後門,收手機,睡覺的叫醒,每個人都坐的端端正正的,手裏拿一支筆,聽老師講課,而老師總是把我們看著,趣味的來一句“這個時候你們總是很認真的”,然後繼續講課。

等伯伯離開了以後,每個人的神經都放鬆下來,該幹嘛幹嘛。

不過這也是女孩那一屆的,到了高三才這麼做,後來的手機收的才沒有這麼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