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因為隱忍 所以傷懷(1 / 2)

因為隱忍 所以傷懷

影視評論

作者:劉妙禕

[摘要] 縱觀小津安二郎的電影生涯,其中庶民劇作品最能顯示他的創作才華,《東京物語》無疑是小津安二郎創作生涯中最優秀的庶民劇作品之一。他關注日本中下階層人民的日常生活,作品反應了現代日本社會的世態人情、社會風貌,許多看似平淡的生活影響卻滲透出許多耐人品味的人生哲理。

[關鍵詞] 小津安二郎 庶民劇 寫實主義

剛到東京的時候,老婦人登美說:“原來東京這麼近。”決定離開東京的時候,她卻說:“東京真的太遠了。”在《東京物語》中,小津安二郎講述了老人平山周吉和老伴登美從鄉下去東京探望子女的故事。影片結束,音樂漸止,看著老人眺望窗外孤單一人坐著的身影,一種難以排遣的心酸悄然而生。悲從何來,便是整部影片一直隱忍不發,卻又真實存在的情感之中。

一、寫實主義的平民家庭題材

縱觀小津安二郎的電影作品,描繪的幾乎都是飲食男女般的家庭瑣事,他將關注的視角對準了日本社會中最普通的中下階層百姓,在最日常的生活中,帶領我們去體味生死別離的哀傷況味和微觀細膩的感情世界。小津在簡約有序的空間中為我們娓娓道來的是一個家庭的聚散別離、歡樂悲傷,我們也慢慢的融入他用心經營的那份獨特而雋永的倫理親情中。

《東京物語》拍攝於1953年,背景是逐漸從戰敗廢墟中複興的日本。在談到自己最喜歡的這部作品時,小津說:“我試圖通過親子的成長來描述日本家庭的崩潰。”正如他的初衷,我們看到了二戰後日本走向工業化,在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下,傳統的大家庭開始分崩離析。電影中不時就會出現一些聳立在遠處的高大煙筒的影像,這些正是對這種時代大背景的暗示。

影片中的老夫婦剛到東京時欣喜的心情,也在日後的日子裏漸漸發生了變化,他們發現自己一直引以為豪的大兒子幸一就隻是一個給鄰裏看病的社區醫生,診所就開在自己的家裏,還需要隨時聽候病人的召喚。二女兒繁開美發店為生,整日為了生計忙碌操勞,並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樣如意。老夫婦在子女的安排下,去熱海渡假,本意隻是想為子女多節省些錢,便從熱海提前趕回東京,反而受到了女兒好一頓埋怨。而這一切的不如意也隻有在老人喝醉之時才能夠真切的流露出來。影片中平山周吉這對老夫婦就是那個年代日本最典型的父母形象,期望和現實總有一段距離,老人們麵對生活中這一切隻能獨自消化著不能言說的失望和悲傷,這番隱忍的感情也讓觀眾們心有戚戚。

二、小津柔和的隱晦批評

小津安二郎的這部《東京物語》幾近真實的去還原一個日本傳統大家庭的生活瑣事。在尾道鄉村的老宅裏住著一對老夫婦,除了小女兒還在身邊,其他的兒女都去大城市東京謀生。在平靜的情節發展中,影像也是一直保持內斂溫和的感覺。但是就是因為看似平靜,所以感情才會變得隱忍不發,然而傷感也是在這瑣碎的生活情節中一點一點滲入到我們心中,在電影中我們仍能看出來小津柔和的隱晦批評。

在電影中老夫婦剛到東京,大兒子回絕了妻子給父母準備生魚片的請求,隻是吩咐做些炒牛肉就好了;二女兒又埋怨丈夫給父母買的糕點過於的昂貴,認為隻是給父母吃餅幹就足夠了。相比之下,在守寡多年的二兒媳紀子與老兩口之間,我們才看到了本該真切存在著的真情流露。她親切的和父母交談,帶著父母在東京觀光,精心的準備好飯菜,又為年邁的母親按摩,拿出零錢作為對母親的禮物。就是在這些含蓄的批評中,也盡是如此隱忍的表達。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正是母親登美去世時小兒子說的那句話的寫照。“我受不了那種聲音,當我聽到的時候,我覺得媽媽一點一點的變小了,我不是個好兒子。我現在不能失去她。” 如此一樣,母親在世沒有盡孝,在母親離開之時才後悔的說下這麼一番話。小津的電影克製、內斂、細膩,能讓我們在淺淡的愁緒中感受到一絲生命的涼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