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朝太康年間,藩王割據,朝局多有動蕩,世家大族多有覆滅者,唯有南宮世家,開朝至今,曆經九代不倒,根深蒂固,蒙帝恩世居京都。
恰逢嫡支長房嫡女入長樂宮侍奉,因其品貌端莊,溫良賢淑,皇太後諭,賜婚東宮太子。
太康二十六年,仁帝崩,太子登基,改年號弘文,是為明帝,冊嫡妃南宮氏為皇後,一時南宮世家權傾朝野。
弘文元年,正逢陽春三月,楊柳依依,桃花灼灼,京都西城,燕子巷東頭,宣國公府門前,幾輛宮車停駐,兩側宮女侍官隨行,好大排場,引得行人紛紛駐足稱羨。
原竟是皇後宮中的車輦。
當今昭惠皇後出身宣國公府,宣國公南宮適乃當年先帝恩師,又兼太康年間“肅王之亂”中立下大功,先帝禦筆親封一品宣國公,賜婚凊州郭氏,世襲三代而始降。
郭氏育有五子一女,故宣國公府共出五房,長子南宮博勳賜封從二品太子少傅,次子南宮博慶領職正四品尚書左丞,三子南宮博淩位居從四品太中大夫,四子南宮博文官居從三品金紫光祿大夫,幼子南宮博寓位至正三品中書令,嫡女南宮敏之賜嫁永嘉長公主之子,是為臨陽侯夫人,可謂一門豪傑,京中之人無不稱羨。
宣國公府共有九位嫡女,按照世家庶出不排行的規矩,昭惠皇後出自長房長女,因南宮家嫡女皆從玉字輩,故閨名南宮瑧;二小姐南宮珊出自二房,出嫁博遠侯;三小姐南宮琬出自三房,太康年間,賜婚建寧郡王;四房的四小姐南宮璟、五小姐南宮珂,皆及笄,左右春後即將議親;六小姐南宮琦出自二房,與出自三房的七小姐南宮琳同年,二人尚待字閨中;八小姐南宮璿乃長房昭惠皇後嫡妹,年十三;老九南宮瑜出自五房,生母為重華大長公主之女紹華郡主,太皇太後加恩,賜封壽安縣主。
若將天家之女喻為牡丹,世家之女則可堪芍藥,故南宮世家之女有“京華九芍”之名。
本書的故事就將圍繞著南宮世家的女兒,講述南宮世家一門四後的驚鴻歲月,細述大周朝聖天貞元皇後——南宮瑜的生平。
正說前文宣國府前熱鬧非凡,恰逢東羅國進貢各色鮮花萬盆,皇後設宴朝凰宮,宴請各位王爺及世家貴女入宮賞花。大魏民風開放,女子地位與之男子有過之而無不及,有甚者更有前朝女相,是以女子可入仕可為商,獨當一麵者多有出,故而男女同宴並無大防。
此次宴會名為賞花,實則奉聖上旨意,意在為尚未娶親的幾位王爺遴選王妃,其中就有當今聖上一母同胞的兄弟杞王,因溫孝皇後早逝,故而長嫂如母,皇後有意推舉南宮世家之女,故而將宣國公府尚未議親的六位小姐宣召入宮,親派宮中輦車相接,可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此時宣國公府漵花小築中,鶯鶯燕燕,歡聲笑語,好不熱鬧。各房女眷領著丫鬟小聚相談,做著入宮前的準備。
築中侍女濟濟,隻見暖閣榻上坐了兩位少女,左手藍衣者,一襲靛藍煙紗裙,暗襯木蘭紋繡,腰間繪銀腰束,身形高挑,上梳淩虛髻,斜插木蘭左右雙搖,髻中加綴寶藍星石碎花簪,雙腕著銀絲嵌紋臂釧,劍眉星目,雙唇微薄,身著秀美,卻渾身透出一股十足的英氣,這是五小姐南宮珂,自幼喜好騎射,有巾幗不讓須眉之名。
右手邊一襲橙紅長紗緞裙,上繡芙蓉百蝶,開領口,襯以雪緞滾邊,腰束橙紅錦紋雪帶,上嵌全蝶狀和田美玉,上梳朝天高髻,中環白玉芙蓉冠,冠心嵌有橙紅碎螢石,邊插珍珠星雲華勝,項托白芍花細碎鏈,雍容不失典雅,柳葉彎眉,襯以星眸,含笑微微,端莊之氣盡顯,這是四小姐南宮璟,年十六,自幼好讀典籍文書,個性沉穩,有京中小女賢之稱,是南宮珂的同母嫡姐。